娱乐化时代电视文化传播研究以《传承者》为例(2)

(一)电视节目呈现娱乐化与专业化失衡状态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媒体竞争压力的扩大使得电视节目呈现出娱乐化与专业化失衡的状态。这种失衡状态主要


(一)电视节目呈现娱乐化与专业化失衡状态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媒体竞争压力的扩大使得电视节目呈现出娱乐化与专业化失衡的状态。这种失衡状态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的类型失衡和电视节目的内容失衡。

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中,受众的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逐渐扩大化。人们为了寻求发泄本能的机会,普遍选择具有感性刺激的大众文化。于是,为了与当前的市场需求相契合,娱乐性节目的数量急剧增加,文化传播类型的电视节目则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种节目类型的失衡也造成了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比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引起了全国的歌唱类选拔类节目扎堆出现,节目类型单一,缺乏新意。近年来,随着《奔跑吧兄弟》真人秀节目的走红,各类真人秀节目纷纷横空出世,电视真人秀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近几年,一系列跨界类节目如《欢乐喜剧人》,诗词类节目如“成语大会”也纷纷热播。从“选秀热”到“爸爸热”,再到如今的“跨界热”“诗词热”,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趋势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市场对大众传播的侵蚀。这种缺乏自主创新,盲目跟风模仿的节目理念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从而影响节目质量,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电视节目的内容失衡体现在电视新闻、综艺节目、广告、电视剧等各个方面。

在电视新闻方面,硬新闻不断的软化再软化,各种戏说新闻、侃新闻等新闻样式风靡全国。“传播者竭力从严肃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新闻中挖掘娱乐价值,过度突出新闻的戏剧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刺激受众,从而获取受众的关注。” 复旦大学的李良荣教授对此表示担忧:“如果不讲专业主义,中国的新闻真的没有希望,这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在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广告方面,随处可见暴力和黄色的言论,其低俗的言论和炒作成为了竞争力的一部分,像是“毒瘤”一样蔓延在整个社会中。

在电视剧方面,各种宫廷热、武侠热、穿越热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了突出节目效果,大量歪曲人物形象,有些历史人物胡编乱造,歪曲历史,成为了文化传播的误导者。

(二)电视文化节目的失质化

电视文化节目的失质化是指,受娱乐化思潮、消费主义、市场经济等的影响,电视节目盲目迎合公众的需求,提供过度的娱乐信息,结果喧宾夺主,娱乐泛滥,冲淡了节目的主题,消解了节目原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引导。“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他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尼尔·波兹曼的这句话指出了电视文化节目失质化现象。

“大众媒介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于一体,能够传达给受众一个较为完整的现实。大众在接触这些时,往往会忽略这些符号的深层意义,即所指,而是单纯停留在表层信息,即符号的能指” 。电视文化节目的失质化现象源于大众媒介的能指化增强。一些电视节目为了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冲击,以娱乐为主要功能,以刺激消费为最终目标,往往只注重夸张情节的构造和画面的呈现,存在过多的策划、炒作、包装、虚假问题,缺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严肃的创作精神。因此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很容易被观众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