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春节习俗访谈提纲

迎龙灯之前,首先是要先将灯头请来,每年确定迎龙灯之后,就开始将收起来的龙灯头请到祠堂中,然后开始请灯头的仪式,就是先用猪,羊,牛,祭拜,然后请婺剧团表演“滚元宝”


关于春节习俗访谈材料

采访奶奶了解春节流程-

问:春节是我们最盛大的节日 咱们从那一天开始算进入春节?

答:一般都是腊月二十五 小年开始算进入春节 这天开始大扫除。

问:春节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答:基本上就是 三十晚上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然后长辈给小辈发红包,年初一人人都穿新衣服,去给过世的亲人上坟,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间互相拜年。

问: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么? 咱们义乌特有的食物有哪些?

答:年夜饭要一家人一起团圆吃。以前都是在自己家里吃,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例如杀牛,杀猪,杀羊。然后三十那天早早的起来,开始准备年夜饭。到了晚上,天没黑就开始吃年夜饭,饭桌上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义乌特色的食品有,刘笋,馒头,红果,豆腐包,响铃等等。这些都是过年特有的食品。

问:咱们春节有什么特殊活动嘛?

答:迎龙灯是最热闹的,有时村里还会组织做戏。请婺剧团来表演。

采访稽亭村龙灯会老灯头

问:咱们迎龙灯的风俗起于何时 是为了干什么?

答:据说起于唐朝李世民时期。传说当时魏征梦中斩了泾河龙王,李世民于心不忍,所以允许老龙“正月十五全身而来”。是为了纪念龙王的。

问:咱们迎的龙灯有什么特色?

答:义乌境内的龙灯多分为两种,一种是板龙,也称桥龙,是用木板连接而成。一种是调龙,用红布将分段的龙身连接起来。板龙较多,要求的人数也多,长的参与人数多达一千多人,短的也有几百人。一般是大村子或者好几个村子共同组成一条板龙。调龙较小,一般是小村子单独一条,参与人数在一百人左右。

问:咱们稽亭村的龙就是板龙,并且咱们稽亭村是人口三千多的大村,那么咱们的龙灯有什么特色呢?

答:每个村的龙灯都有自己的名字,咱们稽亭村的龙灯叫做双林龙祖,因为稽亭村靠近双林寺。并且咱们的龙灯是一条水龙,每次咱们的龙灯出迎,天空总要下雨。由于双林龙祖是一条水龙,所以每次迎龙灯总要下一场雨,而且总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以至于参与迎龙灯的村民,不管早上天气如何都会带上雨衣,这渐渐也成为一个惯例。

咱们稽亭村的龙灯多的时候能达到一千三百多桥,参与迎龙灯的人都能达到两千人,看热闹的人多得时候能达到好几万人,在义乌境内也算的上前几大的龙灯了。关于双林龙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据说当年稽亭村被一条妖龙祸害,长年洪水不断,庄稼的几乎绝收了,就在这时附近的双林寺中的傅大士怜悯百姓疾苦,出手将妖龙收服,并让其化作龙灯守护稽亭村。稽亭村的村民为了感谢傅大士出手降妖,还给村子送来守护神,就尊龙灯为双林龙祖。

问:咱们稽亭村的龙灯当初在制作的时候是怎样的?

答:稽亭村的这条龙灯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重做的。龙灯不论板龙,调龙都分龙头和龙身两个部分。板龙的灯头又分纸龙和木龙两种。木龙的灯头由樟木雕刻而成,做工细致精美,分成头尾两个部分,用红色的油漆或者黑色油漆上色,并用金线描边。使龙灯看起来奢华有能起到很好的防蛀效果。上好漆之后将灯头装在一块一丈长,一尺宽的木板上,再在龙头上围上锦缎,挂上琉璃灯,白天五颜六色,晚上点上蜡烛也是绚丽缤纷。纸龙灯的灯头则是由竹篾编成,用竹篾编成龙头的大致形状后,在灯头的外面糊上一层棉纸,再在棉纸上著以缤纷的色彩。稽亭村的龙灯也是用樟树作为材料,当初是送到东阳找人定做的,光光雕刻就花去了一年的时间。然后上朱漆,描金边。刚刚做好的时候,十里八乡都来看咱们的龙灯。刚开始的时候咱们的龙灯只有几百桥,后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到两桥龙灯,有些家庭有二三十桥龙灯。所以现在咱们稽亭龙灯的总长度达到了一千三百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