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赞》作为《江姐》的主题曲,从歌剧开始到结尾一直贯穿始终,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而创作的。用红梅来暗喻江姐,因为梅花开
《红梅赞》作为《江姐》的主题曲,从歌剧开始到结尾一直贯穿始终,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而创作的。用红梅来暗喻江姐,因为梅花开在严冬,却能抵抗住严寒,散发出阵阵幽香。梅花的坚韧正是象征着江姐坚韧的品质与宁死不屈的斗志。运用红梅来歌颂和赞美江姐的高贵品质的同时,也是对于全中国烈士的赞扬,将战士的光辉形象进行生动刻画。[2]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必须要从先创作背景入手,才能够掌握好歌曲的演唱情感,体验歌曲中的精神内涵,为歌曲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红梅赞》的音乐分析
对于一首作品的音乐分析,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本文在进行《红梅赞》的音乐分析时,从歌曲的曲式结构、词曲特点、音乐旋律进行入手,感受歌曲的艺术表现过程。
(一)规整的曲式结构
《红梅赞》的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全曲结构规整,节拍为4/4拍,四平调一板三眼的节奏,歌曲曲式为民族调式中的七声调式。歌曲极具民族音乐色彩,歌曲速度为中速,在演唱时注意抒情与赞美的抒发表达。
在歌曲演唱时运用戏曲中的拖腔来进行演唱,充分表现乐曲的柔美与戏剧性,而且还运用装饰音和附点十六分音符,将歌曲的情感进行充分表达。在歌曲中进行了八度跳跃,丰富了歌曲的结构,来塑造江姐挺拔的人物形象。在演唱时,要注意拖腔演唱时的声音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还有附点十六分音符在演唱时要清晰准确,装饰音的添加必须要符合歌曲的主题旋律,用柔和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八度跳跃时注意彼此之间的衔接,而且要将歌曲舒展开来。
在歌曲前半部分,主要是描写红梅盛开在岩石之上,红梅就是江姐人物形象的代表。就如同江姐是处在艰苦的年代中,但是在艰苦的年代,我们的战士并没与被打倒,而是愈挫愈勇,为了甘愿牺牲自我。进行赞美江姐对的忠诚,对党热爱,对国家默默奉献的光辉形象。这部分的曲调十分的抒情优美,曲调清新自然,而且音乐旋律有八度的起伏,在高低的旋律交错中来进行对战士江姐的赞美与歌颂。[3]
歌曲为单二段体结构,后半部分“红梅花儿开”开始,开始歌曲的高潮表演。在音乐节奏上随着音符的增多变得更加生动,音调随之高昂起来,将江姐的英雄形象进行赞美,用红梅的精神唤醒更多人坚持,在战士的努力之下,迎接的胜利。这一段音符较为紧凑,歌曲旋律中的大跳与歌词内容相结合,将歌曲情感进行抒发,表现战士为了国家努力奋斗,最终获得胜利。将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风貌进行传达。[4]
(二)完美结合的词曲特点
歌曲《红梅赞》的创作是进行词曲相结合的歌谣体的唱段,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十分整齐的感觉,结合优美的旋律曲调,采用高低音区的变化组合,让人聆听歌曲时,能够欣赏到其中的朴实的情怀,以及在朴实之中又带有坚定激昂的主义情感。
在歌曲《红梅赞》的创作中,修改了很多次才进行定稿。其中在歌词上进行了八次修改,歌曲旋律进行了二十次的修改,才最终将这一首优美动听,并且十分感人的歌曲创作出来。
歌曲创作时,作曲者羊鸣将歌词“红岩上红梅开”进行了旋律创作,歌曲一开头就引人入胜。金砂在聆听第一句旋律之后,进行歌曲的旋律的再度谱写,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戏曲中甩腔的运用,将歌曲旋律进行扩充,而且其中装饰音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色彩。歌曲中要融入一些江南滩簧音调,与四川的扬琴音乐相互渗透,将歌曲呈现出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而且在歌曲中大音程的跳跃,增添了歌曲的独特魅力,七度、八度音程的跳进,丰富了歌曲中的旋律。而且有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的加入,使得歌曲极具民族音乐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最终多为作曲者的精心改编与创作,将这首主题曲的旋律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