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钢琴作品中五声音阶的应用《夕阳箫鼓》和《百鸟朝凤》为例(2)

钢琴是十二平均律制的乐器,钢琴上的小字一组的a音是国际标准音,钢琴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只有“十二平均律”能方便的进行移调。历史上,


钢琴是十二平均律制的乐器,钢琴上的小字一组的a音是国际标准音,钢琴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只有“十二平均律”能方便的进行移调。历史上,三分损益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在我国是同一时期存在的。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有笙、琵琶、阮等民族乐器的合奏,这种三律并用的方法是当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因为使用十二平均律和弦不纯、导向性不够,所以在乐曲的演奏中,尤其在乐队合奏时是多律并用的。

二、五声音阶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

  从古至今,我们祖先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以五声调式、五声音阶为主体的优秀音乐作品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中。不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进步,也充分展示了东方巨人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怀,这些作品已融汇成为音乐体系,被载入世界音乐宝库,流传于世界各地。

   在很多西洋乐器相继传入中国的同时,钢琴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中国的作曲家、音乐工作者、钢琴家们在学习西洋传统音乐的同时,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而不是盲目的学,刻板模仿。在吸收和借鉴外国音乐家们的优秀创作手法和技巧的同时,为推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需要借助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努力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创作之路。经过多年来音乐家们的努力,如今在诸多钢琴音乐作品中,运用五声音阶创作的乐曲已有很多。我们可以从《青年钢琴协奏曲》(详见谱例1)这首乐曲中看出五声音阶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谱例1 《青年钢琴协奏曲》

从民族调式上来看是C徵调式,在伴奏织体上运用的是五声音阶中的琶音,既浪漫又抒情,和声织体比较新颖、自如、巧妙。第三乐章在重复五声音阶主题的基础上,节奏、旋律都有变化,使整首乐曲具有活泼欢乐的气氛。调式和调性对比明显,是运用民族调式与西洋传统调式相结合的成功之作,在当时轰动中国钢琴界。

  《牧童短笛》是由贺绿汀先生创作的,整首乐曲是ABA带再现式的三部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