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89C51单片机的无线病床呼叫系统设计(3)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在此端口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它作为输入端口,如果需要输出数据时,此端口同样适用,通常情况下,在P0端口不接电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在此端口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它作为输入端口,如果需要输出数据时,此端口同样适用,通常情况下,在P0端口不接电源,想要在此端口输出数据时,就需要在此锁存器的R引脚上加信号,由该引脚的外部电路给其提供相应的电压,当内部总线上数据是1,那么P0状态是开漏。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由于系统内部是存在上拉电阻的,只需要在端口处写1就可以使端口处于低电平状态,此时,P1端口就可以输出电流了。

P2口: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是需要P2端口表现为高电平的,为此,在编程的时候需要在这个端口写上1,当需要外扩存储器的时候,该端口高8位地址总线。

P3口:此端口即可作为输入端口,又可作为输出端口。需要在此端口焊接上拉电阻。当需要将这个端口用来输入数据时,可以在编程的时候在该端口写1,管脚呈高电平,与外部电路的低电平正好形成电位差,即可输出数据。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 (外部中断1)

P3.4 T0 (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 (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控制信号来实现不同程序的校验。

I/O端口,读端口时,是把锁存器里面的东西数据读出来,然后放进去内部总线之中,而不是源于外部读取数据,紧接着,通过利用一些特定的某些运算以及转变然后再写入放回端口锁存器之中。仅仅在读取端口数据的时候,会真正的将外部的数据读取录入在其部件的内部总线上。在以上所表示的图里面的二个三角形所描述的其实是中央处理器——输入缓冲器也就是一句各种不一样指示命令各自不同单独发射读取端口以及引脚信息然后达成不一样的各种操作。这些操作全部都由硬件完全自动的达成,并不会要求人工监视以及操作,紧接着实施运行读取引脚的程序运行动作,不然的话很有几率读入出现问题以及总线,至于原因,需要查询上面的图。一旦不是在1口锁存会有几率呈现OQ端口为OQ是1,然后器的端口在曾经的状态,然后这个场效应管导通之后,就会表现出以及编程了低阻抗,在这种时候就算是引脚上面的输入信号是1,然而仍然存在许多其他的因素,信号会变成低信号,从而,把外加的一信号改变。如果首先运行置1的运行程序以及操作,那么变能够将场效应管截止的引脚的信息数据信号加入进去三态缓冲器的上面,从而达成正确的读取录入。但是因为在输入的操作时候,仍然需要增加某一种准备的程序动作。

RST:复位输入。

/PSEN:里面的存储器读数据时,该部件不工作。

XTAL2:用来连接其他部件的晶振的电容。

(三)最小系统:

CPU,RAM,ROM,I/O端口等组成最小系统,是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运行环境,一般情况下,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输入输出电路等等。系统中的晶振是起到计时的作用,系统的复位按键用于使电路系统恢复初始值,电源电路给整个电路系统供电。最小系统是具有一定的扩展作用的,它可以为单片机运行过程中进行外部程序的扩展。

在该单片机中,有特殊的只存储器,因此我们的单片机更加的稳定与准确,不容易出错,可以放心使用。当我们采用此单片机时,需要连接其他的电路,接上晶振电路和可以使系统复位的复位电路。由于受到大小的控制,所以,STC89C51对于我们要焊接的元件的型号大小还是有相当大的要求,必须较小,能够合理排列在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