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情节细节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让观众对着屏幕都忍不住狂流口水,它除了介绍各地不同的美食以外,还让观众感受到各地不
1.3情节细节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让观众对着屏幕都忍不住狂流口水,它除了介绍各地不同的美食以外,还让观众感受到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土民情,在这其中,情节细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第二集中介绍陕西人吃臊子面,他不光讲了臊子面的制作工艺,还提及到了他们注重吃流水席的细节;第三集中阿公阿婆自己磨米磨面制作年糕,还有四世同堂阖家欢聚的热闹场面的日常细节;第四集正值秋天,妈妈和邻居们一起在自家院子里一边欢乐的聊聊家常,一边互帮互助制作泡菜的场景。这些展现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情景,或是邻里关系的情节细节,都可以让观众不仅仅看到了当地各色垂涎欲滴的美食,更能传播各地的生活风貌,不仅仅是单纯的吃,更是文化提升的大好时机。
在本片《大地上的异乡者》中,对于情节细节的设计大概就是灯光了,书店的顶灯是明亮的,但是不刺眼,洒下来很舒服;书桌上的台灯是暖黄的,很适合坐下来慢慢品读;墙壁上的小灯很精致,虽不甚亮,但足以温暖人心。之所以会用灯这一物象,我觉得灯就是就是生活的希望,可以照亮迷茫的人,给他们指引方向,而书也就像这指路明灯一样,带给大地上的异乡者以精神的慰藉和前进的希望。
1.4解说、口述细节
解说、口述细节主要是为了解释补充画面细节,观众在看一部纪录片时,如果全程仅仅用画面来表现,可能会出现看不懂的情况,尤其是观众不太了解的领域,就会不了解片中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这时候解说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完美的与画面合二为一,从而使观众看得更加顺畅。比如纪录片《走近》 中有一段是“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的时候,因为患了严重的腿部疾病,导致只能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起来目送代表退场,这个时候就采用了解说细节和画面配合,向观众解释为何没有站立起来的原因,另一方面也避免观众产生误会,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在本片《大地上的异乡者》中,对于解说细节的处理也有,比如在进行人物采访时,被采访者回忆起以前的生活,讲述以前的书店,就会展现往日的街道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观众在解说中体会到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愈加珍惜现在的先锋书店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升级蜕变,没有被社会所淘汰,反而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从而达到今天的成就和地位。
1.5色彩细节
色彩对于影视艺术作品的画面美感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纪录片而言,美也尤为重。虽说纪录片大多是追求思想性的主题,但是艺术性画面的营造也是绝不容忽视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中的色彩也是包含了导演的主观意志。这部影片在时间跨度上主要展现了大兴安岭的冬夏两季,采用了简单纯净的色彩作为基调。在冬季大多采用白色,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清冽苍凉又洁白纯净;而夏季则大多采用绿色,茂盛繁绿的森林,到处生机盎然的景象,清目养神。一白一绿是影片的主色调,这既体现了大兴安岭远离喧嚣城市的那份悠远宁静的原始自然民族生活,也带给观众一场精神的朝圣,荡涤心灵的尘埃。
在本片《大地上的异乡者》中,对于色彩细节的运用表现在黄色和绿色上,书店的整体风格以黄色为主,暖黄的灯光,黄色的书架,黄色的桌子,这种颜色很明媚温暖,适合阅读,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安逸之感;另一种颜色是绿色,书店门外的墙壁上垂满了瀑布般地绿色藤蔓,书店的门牌后面也满是茂密的树林,远远看来,书店就好像掩映在一片绿色海洋中的一隅静谧之处,而绿色又象征着蓬勃的生机和希望,这也就如先锋书店带给每一位阅读者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