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皮黄》的艺术特色(2)

这首曲钢琴也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历经十年的过程,在2005年完成了定稿,不过在获奖之后,张朝又对《皮黄》进行了一些小的改动,经过两年的时间,在


这首曲钢琴也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历经十年的过程,在2005年完成了定稿,不过在获奖之后,张朝又对《皮黄》进行了一些小的改动,经过两年的时间,在2009年张朝完成了对钢琴曲《皮黄》的修改[3]。

从这首曲子的初稿到最终定稿的时间总共经过了十四年,这么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张朝对待这首曲子的重视以及他在创作作品时一丝不苟的精神与认真的态度。

二、钢琴曲《皮黄》的艺术特色

张朝的《皮黄》是一首具有京剧音乐元素的钢琴作品,在创作上独具匠心,无论是在曲调上还是结构上都有进一步的创新。

张朝的《皮黄》在创作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把西方的作曲手法与中国的戏曲音乐相融合。第二,在曲调上将“西皮”和“二黄”的唱腔音调运用到旋律当中。第三,在结构上运用的是戏曲当中的“板式变化体”。第四,除尾声之外的段落,均是模仿了京剧器乐的音响效果。这些特色的使用不仅使得钢琴曲《皮黄》具有浓郁的京腔韵味,而且也验证了京剧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

张朝的大胆创新不仅缔造出一首让世界了解中国戏曲的钢琴作品,而且更进一步地启发了我国当代作曲家在创作上应该更多地运用中国京剧音乐元素,以便能够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钢琴作品。

(一)音乐结构特色

张朝在音乐结构上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模式来进行创作,而是打破了传统的规则,他把戏曲中的“板式变化体”用来作为整首曲子的曲式结构,这是该作品音乐结构中最大的特色,这样的手法让该乐曲更具有戏曲化与民族化。

整首乐曲由最具有戏曲代表性的板式结构组成:“导板”、“原板”、“二六”、“流水”、“快三眼”、“慢板”、“快板”、“摇板”、“垛板”、“尾声”[4],这几种板式由于节奏、速度的不同,它们所表现出的音乐情绪情感也是不相同的,作曲家张朝正是看中了这一特点,所以他在创作音乐结构上面运用了极具代表性的戏曲板式。现将逐段分析其板式结构。

“导板”---(第1-7小节),作曲家张朝把这一板式作为整首曲子的开始部分,是由于“导板”的唱腔特点是伸展的,高昂的,节奏是自由的,灵活的,没有束缚之感,所以作曲家张朝用戏曲板式中的“导板”作为整首乐曲的开始部分。

“原板”---(第8-25小节),因为本段是整首作品的基础部分,是整首乐曲的主题部分,而戏曲板式中的“原板”是板式中的基础板式,即一切的板式均是在“原板”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所以,作曲家张朝运用戏曲板式结构中的“原板”作为主题部分来呈现。

“二六”---(第26-51小节),首先二六板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其次,二六板的节奏要比“原板”的节奏更为紧凑,由于它的叙事功能,所以作曲家张朝把二六板用来描写对自己学生生涯的叙述与回忆。

“流水”---(第52-67小节),戏曲中流水板的特点主要是节奏紧凑,乐句简短,在戏曲音乐情绪表现的方面主要是表现紧张的以及急迫的音乐情感,所以作曲家张朝在创作该乐段的旋律时运用的是节奏类型紧凑的流水板。

“快三眼”---(第68-88小节),快三眼板式是从原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慢板的一个分支,但是同慢板相比,快三眼板式的速度与节奏相对较快,旋律起伏相对较大,作为第一乐章的结束部分,所以作曲家张朝运用的是快三眼板式。

“慢板”---(第89-103小节),在戏曲板式中,慢板用行话来说就是“三眼”,它同快三眼的板式相同都是在原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慢板唱腔的最大特点是缓慢与细腻,所以作曲家用慢板这一曲式结构作为第二乐章来表现其音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