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黎英海主要钢琴改编曲 黎英海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大多数都是经过改编的来完成,他擅长进行改编,运用西方作曲和声技法,来进行我国
(二)黎英海主要钢琴改编曲
黎英海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大多数都是经过改编的来完成,他擅长进行改编,运用西方作曲和声技法,来进行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黎英海古典音乐改变的钢琴曲以《夕阳箫鼓》为代表,是一首非常经典极具民族特色的钢琴曲,其中的曲风具有民族特色,而且对于钢琴和声技法的运用,使之成为黎英海的一首经典之作。而且黎英海特别喜欢将我国的传统民歌进行创编,运用钢琴技法来进行改创,创编了很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例如:由民歌创编的《花鼓调》、由古琴创编的《阳关三叠》、还有来自于琵琶改编的《夕阳箫鼓》等等,这些音乐作品其中既有民族音乐特色,又有西方作曲技法。黎英海还专门编写了钢琴曲集《中国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是最早的进行中西音乐技法结合的钢琴小曲集[1]。黎英海一直不断努力进行创新,为我国钢琴音乐宝库不断增加。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成功推动了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二、黎英海钢琴作品的民族化创作特征
(一)中西音乐的融合与和声的民族化
黎英海先生的创作以传统音乐为基础与现代的创作技法相结合进行创新,黎英海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他的音乐语言超脱宁静,清雅脱俗,形象生动。其钢琴作品,充分体现出“中西音乐的融合与和声的民族化”[2]。在他的作品中,中外的和声手法他都互相借鉴,运用起来十分自如。并且强调民族风格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丰富大胆的进行探索,为我国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以四度叠置为主的民族和声
这是黎先生在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成果。黎先生一向主张不但旋律要具有民族性,和声一定要与旋律相般配,风格要一致,要能鲜明地体现民族特色。黎先生进过长期的实践、总结、证实与归纳,终于提出了一套能够与我国的五声性旋律相匹配的较为系统的和声体系,那就是极力推崇四、五度音程在民族和声中的地位和以四、五度音程叠置的和弦为民族和声中的主要和弦的理论。黎先生用自己的大量音乐作品进行了证实,并得到了音乐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黎海英中的钢琴伴奏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四、五度叠置的和弦,不尽如此,还在此基础上连续作了平行的进行;在低音区一直有一个持续的五度音程做低声部,这种以四、五度音程为和声效果的伴奏音乐非常具有中国音乐的神韵与内涵。
2.五声性旋律的精妙设计
在这一方面除了黎先生改编的乐曲非常明显外,由他作曲的艺术歌曲中的旋律也是五声性的。由于黎先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所以创作出来的旋律是在五声基础上又有很高的升华。黎英海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将钢琴音乐进行中国化的处理。寻找创作灵感,技法创作思维。对于传统五声音乐的研究著作有《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等。其中《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中含有20条以五声性音调为旋律的练习曲,将五声音阶作品的钢琴弹奏指法进行了专门解决。“黎英海以传统调式为创作源泉,使用五声性旋律设计钢琴作品,开创了中国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相结合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