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艺术特征(3)

此时右手在高声部奏出一个刚毅、坚强、并带有英雄性的曲调,附点节奏在“呐喊”,主题的后半部分明显具有宣叙调的特点,表达了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


此时右手在高声部奏出一个刚毅、坚强、并带有英雄性的曲调,附点节奏在“呐喊”,主题的后半部分明显具有宣叙调的特点,表达了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左手的琶音上下起伏,直接表现出肖邦的内心在不停的澎湃着、起伏着。乐句间强弱的交替,体现肖邦心里的呐喊、叹息,精神上的折磨在不断地交替着。此时除了表达肖邦的心里痛恨外,还体现着他的信念坚定不移。音乐的起伏不定,表现着作曲家内心的挣扎。作品的旋律由悲愤转换成激情昂意,体现波兰人民英勇的气势和反抗精神。

音乐的主题在不同的调性上进行,力量循序渐进,给人的感觉越来越紧张,大量的变化音和呐喊式的音调把全曲推向高潮。高潮呈现出的形象是胜利的、凯旋的,仿佛是在残酷的现实中肖邦对起义运动惨苦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