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简介 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四年级第一学期集中校内实习,第二阶段为四年级
一、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简介
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四年级第一学期集中校内实习,第二阶段为四年级第二学期自主校外实习。
第一阶段校内实习时间是第七学期。音乐表演专业、舞蹈编导全体毕业生分组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为期十周,每周进行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限(歌唱、舞蹈、小品、表演、创编和演奏等)的一场晚会的艺术实践。
第一周为实习准备阶段。第二周至第九周为演出阶段,每组每周策划导演一场演出,带队实习老师给予指导,其他小组配合完成演出。(每周一组负责导演,一组负责剧务,其余组作为演员负责演出节目。其中第五周为实习中期总结)第十周实习总结、成绩评定。每周的演出分为先确定主题,筛选节目,组织排练,正式演出,总结经验。每名学生演出结束后都写出书面总结,每组组长写三份总结(个人总结、小组中期总结、小组最终总结),将对实习的感受、意见、想法、建议进行数理分析。实习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参加的场次和表现来综合评价其实习成绩,每次演出结束后做书面总结,三次无故缺席者将无实习成绩。实习评价标准为:专业实习工作(70分)、实习成果、总结(20分)、个人表现(10分)。
二、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特点
(一)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优点
为了深入调查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了解学生们的实习效果,特此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名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发放。发放的60份问卷,回收52份。在这52份问卷中,学生最满意和肯定实习过程中的部分主要是追求创新性节目;演员、剧务等多种角色扮演;实习成绩综合评价等。由调查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见图1)。
图1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效果调查问卷结果
纵观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整体毕业实习模式可以看出,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具有以下特征性优点:
1.实习模式的集中性
音乐舞蹈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第一部分校内实习采用统一集中的实习形式。把音乐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全体毕业生集中在校内,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不分专业共同以分组的形式每周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晚会。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能够体会到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与他人更好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2.实习方式的自主性
在校内实习期间,除规定的分组任务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晚会节目、参与晚会各项具体工作,以锻炼自身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校内实习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水平寻找校外的实习工作。
3.实习内容的多样性
在校内实习期间,学生主要是组织参与演出。除了本身所学的专业,如声乐、舞蹈外,学生还可以自编自导演出一些小品、相声、情景剧等。还可以担任节目导演、剧务,在实践中切实了解学习组织一场晚会的各方面知识。校外实习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践能力水平,多样性的选择实习工作。
4.实习评价的综合性
实习结束后,学生的实习成绩综合学生在实习中各方面的情况考核评定,主要包括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作业、实习报告、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评价标准为按百分制,专业实习工作占70分,实习成果、总结占20分、个人表现占10分。
(二)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不足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52份问卷中,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实习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对于毕业实习的效果来说,主要问题集中反映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薄弱;实习效率低等。通过统计整理,得出以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