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低碳环保”理念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部分发达国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态度日渐高涨,在追求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保护生态
与此同时“低碳环保”理念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部分发达国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态度日渐高涨,在追求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不再一味的注重经济发展,而不顾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问题。关注自身健康与经济的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的问题。人们对于绿色产品的偏好与需求的增加,都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二、绿色贸易壁垒下辽宁农产品出口现状
(一)辽宁省出口总规模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自此之后辽宁省的农作物出口总值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35%以上,在全省总的出口额中比重高达8%-12%,比全国平均的4%高出很多。在辽宁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中,以粮食、水产品为主,比例高达农产品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近几年来,辽宁省的农产品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在2014年开始出口额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尤其是近两年负增长指数不断扩大,从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来看近几年优势指数波动较大,未表现出持续的国际竞争力。2016年辽宁省进出口总额865.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出口总额430.65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45.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对辽宁农产品出口影响明显。
表1 2012—2016年辽宁省农产品出口数据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农产品出口额 商品出口额 农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的比重 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率 商品出口额增长率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2012 47.8 579.5 8.25% 12.6% 13.5% -0.9%
2013 51.3 645.4 7.95% 7.9% 7.3% 0.6%
2014 53.4 587.6 9.09% 4.1% -9.0% 13.1%
2015 47.9 508.4 9.42% -10.0% -13.5% 3.5%
2016 45.6 430.7 10.56% -4.8% -15.3% 10.5%
资料来源:《2016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
(二)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
如图1所示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占最大份额的是欧洲市场,其次是亚洲和美洲市场。观察图表可知,这三大市场农产品的销量占到了总数的九成以上。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构成了这三大市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辽宁省的农产品而言,主要市场太过于集中,极大提高了风险。此外,这三个国家均实行了绿色贸易壁垒,对辽宁省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图1
(三)阻碍辽宁省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
虽然日本、欧盟、美国是辽宁省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中实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这导致辽宁省农产品出口额呈现波动趋势,以上三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如下:
日本在对外贸易中拥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技术法规。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食品质量的安全,日本同欧盟一样制定了涉及全面而具体的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的进口检验检疫制度。我的对于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除了要达到国际上规定的要求之外,还必须要符合日本自身制定的一系列要求。2006年的5月,日本颁布了“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的严格程度堪称史上之最,不仅对农业的化学品进行限制,对相关的检测指标也更加严格。在这一制度中,明确提出了15种禁用的农用药品,并将农药、饲料以及兽药等等标准提高到了原来的5.8倍。虽然有些药品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含量也必须低于 0.01 毫克/千克,这一标准十分苛刻,相当于仪器能够检测出来的最低值。也就是说,日本要求其进口的产品的农药残留指数基本上为0。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国,但其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贸易壁垒体系,给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带来诸多影响。一直以来欧盟凭借着高标准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均造成影响。在欧盟,涉及到农药残留标准的相关指标高达17000多项,总计超过十万个技术上的标准,其中超过2万多条均跟农产品有关。为了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食品链的安全,欧盟又连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与法规。当中包括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安全质量、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对于辽宁农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欧盟在2008 年9月1日颁布的“农残新规”。在新的规定当中,对300多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都进行了严格规定,这一标准的苛刻程度不亚于“肯定列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