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商水县城镇初中生现状调查为研究对象,商水县商水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商水实验中学、商水外国语学校的600名初中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商水县城镇初中生现状调查为研究对象,商水县商水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商水实验中学、商水外国语学校的60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询近十年来有关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资料,了解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发放问卷600份,其中7年级200份、8年级200份、九年级200份。在设计问卷时,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并进行多次修改,以保证问卷内容和结构的合理性,对抽样的初级中学发放问卷并回收,具体情况如表1。
表1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发放份数 回收份数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率(%)
七年级 200 191 182 96 91
八年级 200 189 185 95 93
九年级 200 183 178 92 89
1.2.3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实习走访商水县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商水实验中学、商水外国语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及学生。
1.2.4数理统计法
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后,采用计算平均数和百分比等统计方法对有效问卷(545份,有效问卷用N表示)的结果进行了数理学统计,为商水县城镇初中体育锻炼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商水县城镇初中生体育锻炼资源情况
2.1.1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一个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器材的使用情况以及体育器材的种类和质量,是衡量和评价这个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好坏的标准,也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在表2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对商水县3所初级中学的545份有效问卷调查中有45.32%的学生认为学校场地设施和器材不太够用,32.11%的学生认为严重缺乏,在表7中可以看出因为场地、器材的缺乏阻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竟然达到了27.1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缺乏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很大。
表2学生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态度(N=545)
场地器材(态度) 选择人数 比例%
完全够用 123 22.57%
不太够用 247 45.32%
严重缺乏 175 32.11%
2.1.2体育课及大课间安排情况
学校体育课开展的是否丰富多彩,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按照国家标准中小学每周体育课不应少于2节,大课间也是在国家国家各种政策和文件下得以实施和开展的,在调查中三所学校都符合国家的要求,但在表3的结果中显示50.73%的学生能勉强融入体育课及大课间,26.79%的学生随大流,不参与意见,还有5.14%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和大课间很枯燥乏味。从这一系列的数据可以看出,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体育课程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学生们很喜欢体育课及大课间,但是体育课和大课间的枯燥、单一却让学生处于一个很被动的地位,商水县初级中学体育课及大课间并没有使学生达到锻炼的效果,学校体育课也没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表3学生对体育课及大课间的态度表(N=545)
体育课及大课间态度 选择人数 百分比
体育课丰富多彩、非常满意 93 17.06%
能融入体育课、勉强 278 50.73%
随大流、没意见 146 26.79%
枯燥乏味、不满意 28 5.14%
2.2商水县城镇初中生体育锻炼情况
2.2.1体育锻炼时间和次数
体育锻炼不仅包括学校体育锻炼,也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课的延伸,在对商水县3所城镇初中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调查中,表4显示54.49%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表5显示63.49%的学生一周就参加1—2次体育锻炼,12.29%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从上数据可以得出商水县城镇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时间短,且锻炼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