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真的戏曲身段的表演特色以《拾玉镯》为例(2)

(二)《拾玉镯》作品介绍 豫剧《拾玉镯》是陈素真从桂剧移植而来的,该剧剧情较为风趣,不但具有喜剧的色彩,其故事情节还有很强的戏剧性,而且


(二)《拾玉镯》作品介绍

豫剧《拾玉镯》是陈素真从桂剧移植而来的,该剧剧情较为风趣,不但具有喜剧的色彩,其故事情节还有很强的戏剧性,而且人物形象与身段设计也别具特色。《拾玉镯》是陈素真的经典代表作,这部戏是一段很受观众推崇的折子戏。由于剧中的戏词很少,主要靠身段表演来呈现主人公的一些心理,因而《拾玉镯》是一出做功戏。[5]后经多位豫剧名家进行演绎,将这部优秀的折子戏传承至今。其中,陈素真在剧中进行生动的表演,广受豫剧界的好评与赞扬。

二、陈素真在《拾玉镯》中的身段表演特色

陈素真在《拾玉镯》中的身段设计别具特色。并且,她在表演的时候,非常注重每个身段之间的联接。陈素真在《拾玉镯》中的身段表演特色主要有步伐、整鬓、针线活、拾镯四个方面。

(一)步伐

在戏曲表演中,为了更快的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表演时设计有很多步伐,如圆场步、赶步、碎步、踩踏步、倒步、磋步等等。[6]根据人物角色或剧情的发展,所选用的步伐也不尽相同。在《拾玉镯》中,为了体现出“孙玉娇”的角色形象。陈素真主要选用了圆场步、碎步、踩踏步三种步伐。

1.圆场步

圆场步主要用在《拾玉镯》中的出场部分。陈素真在整个走圆场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脚下的揉劲儿,着力点的重心,先落于脚后跟上,再压到脚掌直至脚尖,双脚紧接不暇,双膝微微下沉膝盖稍稍夹紧,上身及腰身不能晃动。她行走如行云流水般,身快轻巧。这段圆场步表现的是一个不太活泼俏皮,稍稍有点心事的“孙玉娇”的形象。在剧中,陈素真在鼓点音乐的配合下,结合圆场步,将“孙玉姣”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7]

2.碎步

碎步主要用于表现《拾玉镯》中赶鸡时的场景。陈素真在走碎步的过程中,注重双脚脚踝处用力,先勾脚尖带动脚踝,两脚交替速度较轻快。碎步与圆场相比,就没有圆场步表现的稳重,相比之下,碎步更加能表现人物内心的慌乱。如在赶鸡的场景中,陈素真结合碎步,来表演“孙玉姣”的麻利动作,她脚下的碎步幅度较大,更加明显的突出了赶鸡时慌乱的场景。

3.踩踏步

踩踏步主要运用于表现《拾玉镯》中,“孙玉娇”看到镯子怕别人捡,自己又不敢捡时的场景中。踩踏步的主要特点是两只脚交替踩踏,速度稍快,表达是心理焦急之态。踩踏步和碎步的的区别就是踩踏步有点小跺脚的感觉。陈素真在表演“孙玉娇”看到镯子又怕别人捡的片段时,结合了踩踏步,来表现其内心中有点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急切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