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小品《魔鬼的诱惑》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2)

(二)作品简介 钢琴小品《魔鬼的诱惑》是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较为早期的作品。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一方面继承传统的古典音乐气


(二)作品简介

钢琴小品《魔鬼的诱惑》是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较为早期的作品。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一方面继承传统的古典音乐气质,一方面又致力于寻找对音乐新的表现手法的探索,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有粗犷的音响色彩,以至于被人用“怪诞”这样的词来形容他的音乐作品,这也成为他音乐的一种标签,他的音乐不够柔美反而要求刚硬强劲。钢琴小品《魔鬼的诱惑》就是其鲜明的代表作品,也是他的钢琴小品作品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钢琴小品《魔鬼的诱惑》在名字中就能看出这首作品的音乐想要表现的意境,就是通过魔鬼的出现、之后一步步对人类的诱惑、诱惑成功之后的得意、以及魔鬼远去之后留给人们的深思,普罗科菲耶夫想要通过这首作品表达出他对钢琴艺术的新探索。音乐中的旋律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奔放;时而寂静。和弦与主调互相交织,不和谐音程与和弦大量使用,将音乐形象鲜明的体现,也可以看出普罗科菲耶夫对音乐独特的见解与才华。

二、《魔鬼的诱惑》的演奏技巧

(一)力度与重音的演奏

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演奏方式要以类似于一种打击乐式的方法来敲击琴键,这就对演奏者在技术方面的掌握有较高要求。这首作品中有大量的重音标记,重音标记也就是在标记有重音符号的音要弹的更突出一些,但整首作品中几乎都是以和弦进行的,有时在演奏中左右两手还要交替弹奏同一个和弦。在音型变化不大时,要使音乐有所变化就不能让每一个和弦都以相同的力度进行演奏,这时就要注意乐谱中的重音标记,有重音标记的音与和弦要突出弹奏,而没有标记重音的音或和弦则要相对减弱力度,而在演奏时其旋律声部在高音、低音,左手、右手之间交替出现甚至是使用八度强调,使得音乐虽然看似索然无味但在听觉上却十分丰满,有一种交响乐般的气势。

这首作品在技巧方面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对和弦重音的弹奏,在《魔鬼的诱惑》这首作品中,使用了大篇幅的和弦,尤其在引入之后的第一主题之后,但并不是所有和弦都要以相同的力度弹奏,对于和弦上方有重音标记的要突出。但是和弦重音的表现也不是让和弦中的每一个音都突出,而是要尤其突出和弦中的旋律声部,这就对演奏者的手指有所要求。手掌撑住的前提下,弹奏旋律声部的手指要触键更深一点。在演奏前分析乐谱时,在视觉上首先要注意旋律音所在的位置,思想上提前准备将旋律音突出,将非旋律音弱化;在实际演奏中,从听觉上,演奏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演奏的旋律进行的是否清晰并且完整,同时又要注意听和弦中的其他音是否有少音、漏音的情况。这对于演奏者耳朵以及手指对琴键的准确度有较高的要求,要使演奏时和弦中的重音表现不同,每个手指的下键力度就要有所不同,弹奏重音的手指要比其他手指下键力度大,以确保旋律声部突出,且弹奏和弦时每个手指的下键速度要一致,避免弹奏速度过快以及加入踏板之后音响效果杂乱。

在弹奏和弦时,首先手掌形状应成圆弧型使其看起来圆润饱满,整个下键的动作应类似于“拍皮球”,这种弹奏的方法可以使力量运用的更加有弹性,同时在弹奏时手指离键不应太高,开始弹奏时第一个音要贴着琴键开始,向下给力量再向上弹起,之后一拍内的和弦要靠手腕的余力进行“反弹”,这样声音就会有弹性音乐就会有变化,并且在大量弹奏和弦时可以减少手臂、手腕紧张感从而影响速度与旋律的清晰度,普罗科菲耶夫时常将钢琴当做一种打击乐器,这种演奏形式在这首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其演奏时并非毫无章法,反而要求在“强”的力度表现中体现出音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