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山西二人台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其唱腔特点的整理和演唱方面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初步对二人台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摘要:“二人台”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小戏之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走西口》。一直以来,《走西口》都以它特有的魅力被广大群众所传唱。本文以二人台中的《走西口》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走西口》的形成,其次从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等方面对《走西口》进行了艺术分析,又对《走西口》的演唱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二人台”的现状分析,对其未来给予了展望。
关键词:“二人台”;《走西口》;唱词;音乐;艺术特色
On the duet "West" artistic features
Abstract: "Duet", the "West"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Long "go west" are in its unique charm is widely sung. In this paper, two sets of "Wes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West" is formed, followed by the melody and tonality, melody and musical structure feat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West" was the analysis of art, and from lyrics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the "West" concert were analyzed last, "West" artistic features, given the outlook for the two units.
Keyword: "Duet"; "go west"; libretto; Music; Art Features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二人台《走西口》概述 1
(一)二人台的表演形式 1
(二)二人台《走西口》的形成 1
二、《走西口》的艺术特征分析 3
(一)调式、调性 3
(二)曲式结构 3
(三)旋律特征 4
三、《走西口》的演唱处理 5
(一)歌词处理 5
1.口语化 6
2.衬字的运用 6
3.叠字的运用 6
4.不规则的句式结构 7
5.“比”的表现手法 7
(二)情感处理 7
四、二人台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浅析二人台《走西口》的艺术特征
一、二人台《走西口》概述
(一)二人台的表演形式
二人台民间俗称“双玩意儿”,又有“二人班”之称,它是一种集戏曲、曲艺和歌舞为三者为一体的地方性戏曲剧种。表演形式通常是两人搭档的形式,一人扮演生,一人扮演旦。其表演形式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表演者大多为两人,一丑一旦以唱腔为主的边说边唱的表演形式,如《走西口》;第二种是几个艺人聚在一起,用几把二胡、扬琴、笛子伴奏,围坐对唱进行表演俗称“坐腔”表演形式;第三种就是是演员以各种角色上台演唱开始化妆、配简单的道具进行表演与唱腔相结合,形成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形式。
(二)二人台《走西口》的形成
“走西口”最初起源于清末和民国初之时。走西口在中国的历史上影响很大,它是指当时西北的一代穷苦人们为了谋生,背井离乡,跨过黄河,前去包头、大青山和五原等一代比较富裕的地方去谋生的过程。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有一段话这样写过:“西口,今山西境内长城诸口。”这是根据河北省张家口往东一带的“东口”而得名的。
东口在内蒙古的东部,所以称为东口;通往内蒙古西部的地方叫做西口,而西口和东口不同,是一个政治以及经济比较集中的地方。它是蒙汉之间的重要关卡,是蒙汉之间经济和政治的往来基地,它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西口对清朝政府的政治、经济以及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走西口”是对当时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家走口外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从17世纪到20世纪,人们为了免受清政府的压迫,以及自然灾害,不得不远离自己的家乡,到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去谋生。在走西口的过程中,以河曲和保德人的走西口最具有代表性,留下了“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的歌词,从这些歌词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河曲、保德一代的人们穷苦贫瘠的生活。对于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人们迫于生计,男人们不得到外地谋生养家,妻儿老小便在家里,做着受苦受累的体力活。有的未婚男子为了能走西口,不得不在离家之前匆匆娶妻生子,为了能有人在家照顾老人,承担起家里的事情。那时候的男人和女人都很苦,女人们在家留着念想和憧憬等自己的男人,男人们则在外面辛苦打拼,从丈夫离家的那一刻,妻子就上演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