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的方式方法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艺术需要天赋与悟性。对于音乐,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也正是由于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感受能力
1.训练的方式方法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艺术需要天赋与悟性。对于音乐,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也正是由于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感受能力的不同,造成每个人对音准节奏认知与把握的差异。这些客观因素虽然存在,但在实践训练中,对节奏训练的方式方法却是更为重要,往往一些被认为天生没有节奏感的人其实是因为学习方式方法而造就的。笔者认为,并不是有天赋与悟性就不用进行节奏训练,也不是缺乏天赋与悟性就不能培养出节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通过适时引导、因材施教,能充分的提高演奏过程中对于节奏感的把握。
2.实践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二胡节奏训练过程中,出现节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关系。主要包括心理准备不足与节奏技巧熟悉程度两个方面。心理准备包括音乐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实际训练中,一首作品,首先是音乐的输入,即听觉与识谱。再者是音乐的输出,在练习作品中对作品已经有了心理印象,对作品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大脑会接下来的音乐发展产生期待。另一方面,训练不足,对作品的熟悉度不够,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曲谱的生疏也会对节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产生影响,演奏出的音乐就不能达到心理预期目标。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探索方法
(一) 音准问题的解决
1.视唱练耳的训练
在二胡音准的训练中,视唱练耳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二胡学习者的对于音乐的音准、节奏、调性等感觉,同时也是对学习者协作能力的培养。视唱练耳是听和唱的结合。听音的训练主要包括单音的听辨,单旋律的听辨、单个音程、和弦音程、和弦、节奏的听辨等等。视唱节奏视唱,单声部旋律的视唱等等。视唱是练耳的基础,也是通过培养内在的听觉能力,把乐谱中的音符用声音表达出来。视唱的目的在于熟练掌握各音符间的音高关系,通过声音传递到耳朵为练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两者之间又可以相互促进。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有了对音高音准的认知能力,对二胡训练中音准问题的解决帮助是极大的。
以笔者自身在二胡音准节奏训练中的视唱练耳的训练为例;笔者在学习二胡之初并没有进行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同时也不能自主的开谱、识谱,二胡的学习进步很慢,大量的训练效果也不明显,这让笔者很是苦恼。后来,通过简单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又进行了系统的视唱练耳的训练,二胡的音准与节奏得到了跨越式的进步,进步的速度不仅让笔者也让老师感到吃惊。其实原理很简单,在二胡学习之初没有学习过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全靠老师教一句学一句的模仿,笔者的心里是糊涂的,没有因高音准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节奏,就像一个文盲一样会说话却不识字,会拉琴却不知道什么是音准节奏,自然进步会很慢,甚至没有进步。
2.固定音高乐器的使用
通过使用电子琴、钢琴、手风琴等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来训练二胡学习者的音高音准概念,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单音的校对。在乐曲练习中,对于个别音音高位置把握不准确、音准不到位的情况,可以使用钢琴等固定音高乐器进行校对。先找到拉不准的音在钢琴上的准确位置,弹奏出来,根据弹奏出来的音高,在再二胡上找到相同的音高位置,在进行反复的听辨、校对,直到在二胡上找到准确的音高位置。
第二种是旋律的校对。在乐曲练习过程中,可以请一个人与你同时演奏相同的旋律,反复练习、听辨、校对,这样可以查找出整个乐曲中哪些音演奏的不准确。这项工作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由二胡演奏者先在钢琴上弹奏一边旋律,再用二胡拉一遍,不断的反复校对,听辨;也可以把要演奏的旋律在钢琴上弹奏时录下来,反复听辨,这样可以更加的简洁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