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肖邦在华沙读中学,后来向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钢琴和作曲。一年之后他公开在外人面前弹奏由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所创的音乐。
1822年,肖邦在华沙读中学,后来向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钢琴和作曲。一年之后他公开在外人面前弹奏由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所创的音乐。此时,肖邦音乐创作的初期的已初步具备了自己的风格。1829年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1830年,年仅20岁的肖邦随身携带了一些朋友在他临走前送的祖国泥土独自离开了去到巴黎。离开祖国之后他开始靠自己的才华而活,一开始依靠为贵族们演奏钢琴为生,期间还招收了学生并且也以创作音乐为生。自从他独自离开波兰后,一直到临床死之前他都没有能够回到祖国一次,死后能回到祖国这是肖邦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了。1831年9月在途径巴黎斯图加特的时侯他得知华沙起义遭到沙俄镇压的事件,因为受到华沙事变的坏消息的影响,所以他的精神状态受到超强的打击。也因为受到这些意外的打击使的当时他所创作的音乐中存在着强烈的悲愤之情。在抵达巴黎后,肖邦选择留在巴黎居住,放弃了原先想去伦敦的打算。
1832年,他在巴黎完美的举行了首场音乐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在这个城市显得更有地位了。在平时生活中他与辽兹、李斯特、迈耶贝尔、贝里尼等人交往也慢慢密切很快便成为的朋友。不仅如此肖邦在文学界也结交了许多朋友,包括浪漫主义艺术家廖塞、海涅、海拉克洛瓦、巴尔扎克、密茨凯维支等人。后来还结识了门德尔松与舒曼。
然而对肖邦在思想与生活上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是与法国女写作家乔治·桑的恋爱。从30年代初到达巴黎到40年代这段时间里,肖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断提升,在作品的创作上更加令人出其不意。1838年—1847年,肖邦与乔治·桑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在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安定,心情愉快,尽管他的身体还是欠佳,但这九年却是他在创作上的巅峰。然而两人却因感情、志趣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长达九年的恋爱告终。他们分手之后,肖邦的健康急速恶化,基本很少再去创作。从1846年开始肖邦对于音乐的创作工作产生了一些退化的现象。1848年身体虚弱的肖邦去伦敦呆了一段时间,在那期间他还被迫离开祖国的波兰同胞举行了一场演奏会。返回巴黎之后他的病症严重恶化,于1849年10月17日病逝于巴黎公寓所内,临走前嘱咐亲人等他离开后把心脏运回到祖国。
2.肖邦的练习曲
最初在练习曲世界里显露风头的应该算是巴赫了,在巴赫的作品集里中,他的前奏曲也可以说是初步的练习曲。伴随着浪漫主义期间练习曲在体裁上、创作灵感上的逐渐衰弱,肖邦的创作手法则大大的改变这一发展局面,他把前辈们的传统创作延伸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将练习曲这个体裁发展到一个意想不到、难以超越的境界。对于肖邦来说,在创作练习曲上给他带来较深启发的人是巴赫,同时在肖邦的一生中,对于肖邦来说莫扎特与巴赫也是他比较崇敬的作曲家。“不仅如此,肖邦也在自己的练习曲中保留一系列大家们创作影子,并且对练习曲做了创兴性、技巧性、针对性的练习,他将练习曲的外在结构和丰富的内容加以延续创作,使练习曲在悲情性、戏剧性因素在题材中发展到了画龙点睛的地步。”[2]肖邦除了几首慢速练习曲外,其余的都是快速练习,每一首练习曲都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一项技巧的训练,在这个点上,肖邦的练习曲可以说是真正的“练习曲”了。
尽管肖邦是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但是他偏偏十分的讨厌本时期的那种不顾一切的任性豪放,不受约束,讨厌对所有与现实产生冲突的事物。也正是大家可以看到的,肖邦的《练习曲》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中的严谨,不管是在结构上还是创作构思还是指法合理科学安排还是符合逻辑的演奏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