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文艺活动协同区域文化发展的优势分析(3)

学校教育是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之一,地方高校的文艺活动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发扬和传承。[3]例如在师范学院举办的“缅怀·传承”——纪念闵


学校教育是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之一,地方高校的文艺活动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发扬和传承。[3]例如在师范学院举办的“缅怀·传承”——纪念闵慧芬先生诞辰7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闵慧芬先生为二胡艺术的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雷鸣般的掌声更明显的表达出了学生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学生通过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能够更合理、更多的用在艺术活动演出中,如在师范学院举办的“曲艺大赛”,通过戏曲专业学生和戏曲业余爱好者声情并茂的演出比赛,能够很好地唤起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记忆,这些戏曲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对于年轻人和孩子而言,则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一股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潮也会随之兴起。

师范学院还申请了《闵惠芬二胡艺术润腔研究》、《越调研究》、《淮阳“担经挑”原生态乐舞开发与利用研究》、《太康道情戏剧目研究》等多项研究,为音乐文化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传承。如《闵惠芬二胡艺术润腔研究》这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开展,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通过对闵惠芬先生更加深入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上,举办了两场专场音乐会和多次的学术论坛会,这让广大群众对二胡艺术有了更专业的认识,更广泛地推动二胡音乐的发展,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乐器。如《淮阳“担经挑”原生态乐舞开发与利用研究》,通过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对一直较流行于淮阳一带的担经挑的调查考证,发现传统乐舞因为一昧迎合流行文化艺术,早已不知不觉的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造,为此进行了严肃的反省和讨论,并将担经挑与真正流行向上的文化进行合理的融合,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造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习俗,为淮阳的传统担经挑原生态乐舞注入了一股新的发展力量。通过师范的学科研究不仅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激发出来,也将地方逐渐销声匿迹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挖掘出来,为地方的音乐文化传承增添了重要内容。

(二)建设精神文明

市在近年发展建设过程中,越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区域发展大方向。地方高校在培育建设“四有”公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范学院作为本地一所专业师范院校,是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一直着重强调对于培育拥有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人才。创作出具有民族特点和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是党和国家对于文艺工作者工作的期许和要求,以此来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国家,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师范学院专业师范生,在接受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类实践教学、演出中,对群众进行知识、精神的传播与扩散。市政府文化部门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给了市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助力,在加大投入各地资源、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如市“一元剧场”的建设,是市政府部门主要发展来解决当地的商业演出群众看不起、公益文艺活动较少、群众文化生活较贫乏等的问题,剧场通过面向社会的广泛征集,激发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登台演出,在为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打下基础得同时,逐步提高了群众的欣赏水平,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近几年,通过社会机制的投入建设,“一元剧场”邀请到更多、更好、更有代表性的演出团队,更好地提升了公益演出的层次和水平,同时越来越注重培养文艺人才,编创节目,师范学院发挥优势,积极主动的为其提供了大量人才资源、节目资源,并分别筹备了“音乐舞蹈大赛”、“小戏小品大赛”等等一系列文艺活动、比赛。在此基础上,剧场不仅为师范学生的实践演出提供了平台,锻炼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也为公益文艺演出活动加入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当地群众的精神影响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力量,促进发展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