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习练太极拳易产生的误区调查及分析(2)

1.2.3访谈法: 根据需要,走访了体育学院武术研究室的张鸿韬老师,王立新老师,穆冲老师,林宁波老师,郝刚领老师,杨玉霞老师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


1.2.3访谈法:

根据需要,走访了体育学院武术研究室的张鸿韬老师,王立新老师,穆冲老师,林宁波老师,郝刚领老师,杨玉霞老师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思想上存在的误区和练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采用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相关结论。

1.2.5归纳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2.结果与分析

2.1师范学院大学生习练太极拳易产生的误区调查

2.1.1大学生对太极拳的适用人群认知

表1  师范学院大学生对太极拳适用人群认知调查 (N=384)

适用人群 体育学院  百分比%   非体育学院 百分比%

中老年人    36      18.4         41     21.6

年轻人青少年都适合

由表1结果分析:师范学院大学生对太极拳适用人群认知不尽相同认为太极拳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育学院占了18.4%,非体育学院占了21.6%;认为适合年轻人和青少年的体育学院分别占了1.5%和1.1%;非体育学院分别占了2.1%和2.6%;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表明这部分大学生对于太极拳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都适合的体育学院占75.8%,非体育学院占73.5%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太极拳还有一个相对理性的认识。

2.1.2大学生对太极拳性质的认知

 太极拳,既属于武术,可以用于技击、搏击;也属于艺术,可以用于表演、欣赏。同时,太极拳还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属于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学问。她集哲学,军事,文学,伦理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运动力学,吐纳导引等之精粹于一身,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优秀载体。

表2  师范学院大学生对太极拳的性质认知调查表(N=384)

 性质 体育学院 百分比%   非体育学院   百分比%

一项传统体育    152     77.9      144    79.5

动作简单易学神秘难理解是一种哲拳

由表2结果分析:太极拳是一项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所共有的认识,其中体育学院的学生占了77.9%,非体育学院的学生占79.5%;认为太极拳动作简单易学的体育学院和非体育学院分别占了62.5%和61.3%,还有少数人认为太极拳是神秘的难理解的,体育学院占了12.8%,非体育学院占18.7%;认为太极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种哲拳的分别占23.5%和29.8%。表明大学生对太极拳性质的认知上有一定的误区存在。

2.1.3大学生对太极拳功能的认知

表3  师范学院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功能认知调查表(N=384)

   功能  体育学院    百分比%   非体育学院   百分比%

健身修身养性   185     94.8        179    98.9

有医疗功能没什么用损伤关节    96

由表3结果分析:太极拳具有健身修身养性的功能是被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所认同的,其中体育学院和非体育学院所占比例分别为94.8%和98.9%;还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太极拳有医疗功能,体育学院占49.2%,非体育学院占64.6%;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太极拳没什么用,体育学院和非体育学院分别占9.2%和1.6%;还有6.6%和3.3%的学生认为练太极拳会损伤关节。

2.1.4大学生对练习太极拳适宜时间和场所的认知

合适的时间、场所是练习太极拳必备的条件,一个好的练习场所及其地面的材质和每次的练习时间影响着练习质量,练习时间过短达不到练习的效果,时间过长和地面过硬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