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 Chang Xiangyu, Xiao Xiangyu, artistic style, singing, "speech Liu reason too out" 豫剧是我国的著名戏曲之一,是传统戏曲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豫剧
Keywords:Chang Xiangyu, Xiao Xiangyu, artistic style, singing, "speech Liu reason too out"
豫剧是我国的著名戏曲之一,是传统戏曲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豫剧中拥有大量的传统剧目,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作为经典豫剧《花木兰》当中的代表性唱段。因曲调简朴、节奏简单、语言朴实、易学易唱更是被大家所熟悉并广为传唱。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在豫剧发展史上对豫剧唱腔的改革与创新,且在豫剧发展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孙女小香玉在豫剧唱腔中加入了声乐的唱腔艺术,使其唱腔更加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结合自身特色,融合成戏曲声乐美的特色唱腔艺术。本文以豫剧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为例分析常香玉、小香玉在演唱时的咬字处理、润强表现、唱腔风格、表演身段等不同之处,阐述两位艺术家的演唱风格,进一步加强对常香玉、小香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研究常香玉对小香玉唱腔的影响以及的豫剧文化传承有更深层次的见解。
一、常香玉、小香玉艺术历程
(一)常香玉艺术历程
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县城巩县,张妙玲是常香玉的原名,是我国著名的豫剧旦角。父亲张福仙以唱戏为生,年仅九岁就和自己父亲学戏,紧接着拜师翟燕身学习豫剧、后又拜师周海水,随后跟义父常老大改名为常香玉。年幼时就已经学习了小生、武丑、须生等,最后主攻了旦角,因从小的学习和刻苦的练习使其幼功深厚,出类拔萃。所以常香玉十岁便已登台表演,十三岁就已经主演了豫剧《西厢》,小小年纪就已经在开封名噪一时。常香玉原来跟着师傅们唱豫西调,后来在自己的演出中不断拓展创新——融合豫东、豫西调,并且还吸收了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唱腔风格,而且还把风格迥异的豫剧中的其他唱腔全都融会在豫西调中创制出新的唱腔,从此戏曲豫剧“常腔”成为了主要流派。[1]1938年,常香玉因为身体原因与戏曲武戏无缘,从此常香玉不但开始研究青衣、花旦等角色,并且还改革与创新了说白的表演形式。1941年,常香玉去陕甘出演戏曲豫剧,1949年,常香玉在西安时为了培养更多的青年演员,就创办了香玉剧社,1952年,常香玉以戏曲豫剧《花木兰》在比赛中获得了最高的荣誉。1955年,常香玉将在西安创办的香玉剧社调回河南,从此以后落户郑州。以1956年起,经聘请为河南的豫剧院长的职位,2004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逝世。
常香玉创始的“常派”唱腔讲究腔调圆润、气息饱满、板式新颖,所唱的戏曲韵味十足,特别是以情带声、情声交融的表演形式,把角色塑造的是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深受大众的喜爱,常香玉所表演的曲目大多雅俗共赏,并且表演风格刚劲、清新、畅快,代表作有《花木兰》、《大祭桩》、《五世请缨》、《红灯记》等。
(二)小香玉艺术历程
1965年,“小香玉”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生源地是河南郑州,原名叫做陈百玲,豫剧大师常香玉不仅小香玉的祖母更是小香玉的师傅。小香玉在豫剧表演中主攻花旦兼闺门旦、小生。相较于祖母常香玉,小香玉从小就受到艺术的影响,六岁的时候就随家人住在了郑州的豫剧团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