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中“闹学”的艺术特征(2)

(二)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简介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黎锦晖逐渐意识到封建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为了遵循广大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并符合社会的


(二)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简介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黎锦晖逐渐意识到封建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为了遵循广大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并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黎锦晖将宣扬自由、抨击封建教育的思想巧妙融合于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之中,最后《小小画家》成为综合诗歌、舞蹈、舞台表演的一部大型歌舞剧作品。

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由“儿嬉”、“母诫”、“师训”,“闹学”和“因材施教”五部分组成。第一场为“儿嬉”,主要有《贵姓大名》一到四转构成(所谓的“转”即前后两段音乐的旋律、调式、情绪、速度和力度完全相同,仅歌词不同)。第二场是“母诫”有《教子歌》和《打盹歌》两首。第三场是“师训”,共有《斯文歌》三转。第四场的“闹学”通过《背书歌》、《教导歌》、《俯仰舞曲》、《我要睡觉》、《斯文歌》、《潜张曲》、《赶快画》这七首复杂的音乐及故事情节,生动展现小画家的‘顽皮和胡闹’。第五场是“因材施教”,小画家的三位老师突然意识到原来‘一无是处’的小画家其实还是个绘画的小天才!这时用惟妙惟肖的歌舞情节展现他们当时的学习面貌。反映了孩子们厌倦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态度以及老师古板老套的教学方式。作者借《小小画家》提倡:“因材施教,鲜明的反映出‘五四’时期反封建、求民主、提倡个性解放的新观念”,[1]这使老师墨守成规的思想渐渐转变,理解了贪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应该适时聆听学生的心声并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本剧每场剧情环环相扣,逐步升华,整部作品一气呵成,令人寻味!这五场剧各自独立又紧密相连,它们服务于《小小画家》整部作品,对作品的传播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闹学”的简介

所谓“闹学”,即为学生因不喜欢老师的授课内容或方式,联合同学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以引起别人关注的行为。小画家为了和邻友一起愉快的玩耍,想对老师布置的枯燥乏味的作业蒙混过关,这充分反映出小画家对学习强烈的逆反心理以及对自由的迫切追求,本场剧目把小画家联合朋友与三位老师斗志斗勇刻画的惟妙惟肖,无形之中把剧情推向高潮。

本部分以小画家“闹学”为中心进行展开,由《背书歌》、《教导歌》、《俯仰舞曲》等七部分紧密相连。体现出小画家天真顽皮、渴望自由的天性,为了获得自由之身联合小伙伴躲避戏弄老师,不顾母亲的教诲及塾师的耳提面命与其斗智斗勇的形象。通过“闹学”各部分音乐中旋律的灵活转换,舞台的布景设置,呼应了作者主张发挥个性、解放思想,保护儿童的创造才能的初衷。也反映了小画家反抗封建呆板的教育思想,这样不仅保留了孩子的童真,启发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快乐,而且激起了众多学子对小画家的情感共鸣。

二、“闹学”的艺术特征

“闹学”是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中最为经典的一场剧目,无论是剧情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歌词旋律的编排都十分巧妙精准而别具一格,它们各具特色而又和谐统一,这些典型的艺术特色共同服务于“闹学”,为“闹学”艺术特征的完美体现增添了色彩。

(一)复杂多变的剧情

“闹学”作为儿童歌舞剧的典范,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认同,这与他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们的亲身体验紧密相连,因此《小小画家》剧情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幅度都比较大,[2]“闹学”中的每场的剧情都伴随着情绪的变化展开。“闹学”,首先是《背书歌》中的小画家根据躲在桌子下女友的提示展开,文中的“孙子曰:吾吾吾吾吾吾有馒头而不蒸乎?”引起三位老师对小画家气急败坏的教导。然而被骂的一无是处的小画家内心十分沉闷,看到外面明亮的月亮,明艳的花朵也无心观赏;对空中蝴蝶曼舞,黄鹂鸣唱也感受不到丝毫喜悦;只是既累又困,因此三次强调“我要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