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C52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程序(3)

1.4 本次设计完成的工作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数字频率计的背景以及其意义,并且通过对前人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现如今数字频率计的算法进行简单的介


1.4   本次设计完成的工作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数字频率计的背景以及其意义,并且通过对前人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现如今数字频率计的算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内插法、A/D电容测频法、等精度法等,对常用算法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再由数字频率计的发展现状引出本次设计。

本文第二章主要介绍此次设计中的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构成、前端整形电路和显示电路。其中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介绍又包含本次设计所用到的相关管脚,晶振接法,复位电路以及复位状态。前端整形电路则包括电压比较器的原理以及本设计使用的滞回比较器和单限电压比较器的相关原理。显示电路介绍了显示电路的分类、此次设计所用的发光二极管类型的显示电路的显示原理。

本文第三章将会介绍此次设计的软件部分,编程软件Keil作为程序设计的第一部分。随后介绍程序设计的算法原理,其中着重讲解了测周法和测频法,本次设计使用的是测频法。然后再介绍单片机的中断源以及与中断有关的寄存器TMOD和TCON,最后介绍程序的具体思路,分成主程序,中断电路两部分,并附上流程图来帮助清晰程序思路。

本文第四章是此次设计仿真成果展示,Proteus作为设计中使用最频繁的软件,将在第四章开头做简单介绍。仿真包括整形电路的仿真并附上仿真结果图片,还有不同信号输入单片机显示电路输出结果的仿真并附有仿真图,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本次设计是一AT89C52为核心控制装置,配置有前段整形电路、显示电路、复位电路、时基电路这几大模块。充分利用了AT89C52片内的资源,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达到本次设计的要求(频率小于250Hz误差在1Hz以内),测量频率的范围也达到了1Hz~100KHz(理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