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可溶性与不溶性联合阳极。使用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调节电流密度,防止可溶性阳极表面钝化。 1.4 金属阳极反应 1.4.1 金属阳极溶解 合金阳极过程是
(4) 可溶性与不溶性联合阳极。使用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调节电流密度,防止可溶性阳极表面钝化。
1.4 金属阳极反应
1.4.1 金属阳极溶解
合金阳极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电极过程,它包含若干组分之间相互平行而又相互影响的阳极分反应。黄铜材料是一种很常见的、性能优越的铜锌二元合金材料,腐蚀过程中可以产生铜离子和锌离子。电化学方法对研究金属腐蚀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1.4.2 金属阳极钝化
钝化是金属表面发生的一种变化。一般金属阳极溶解过程中,电极电势越正的金属,其相对应的金属阳极溶解的速度越快,但是当阳极极化越来越严重,超过一定的数值时,阳极溶解速度大大减慢,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不再溶解的情况。
阳极钝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阳极钝化,这是因为在阳极溶解的过程中,阳极极化越来越大,可以使金属表面由活化状态转变为钝化状态(生成氧化物膜)。另一种是化学钝化,化学钝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氧化剂作用而生成一种膜。
金属钝化可以称为电化学钝化,也可以被称作阳极钝化。我们可以认为金属钝化是因为金属表面发生了反应,从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可以使金属阳极与溶液不直接接触,从而阻碍了金属和溶液的反应,阻碍了金属的溶解。
图1.2 金属钝化过程中阳极极化曲线
ECorr—开路电位;Epp—致钝电位 ;Ep—初始稳态钝化电位 ; Etp—过钝化电位;
EO2—析氧电位;lgip—维钝电流; lgipp—致钝电流[12]
电压从Ecorr上升至Ep段,对应的电流为AB段,进入活化区,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增大,金属阳极失去电子,开始溶解。
电压从Epp上升至Ep段,对应电流趋势为BC段,,随着电压增大,电流增加,形成的氧化层不致密。
电压从Ep上升至Tp时,对应的电流趋势为CD段进入稳定钝化区。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不再改变,形成致密的氧化层,使金属阳极与溶液不接触从而起到了防止金属被腐蚀。
电压从Etp上升至EO2时,此段为过氧化区。对应的电流为DE段,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开始增加,氧化层因为生成更加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而被破坏,从而不再保护金属阳极。
当电压不断升高,高于析氧电位时,此段为析氧区。溶液中的OH-开始失去电子,不再与金属阳极反应,在电极附近生成氧气。
所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控制电极电位的大小来控制腐蚀。这也就说明,我们可以控制电位的大小来控制黄铜的溶解。
1.5 黄铜脱锌机理
黄铜脱锌是一种常见的脱合金现象。目前,对黄铜腐蚀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主要的观点有以下三个。
首先,选择性溶解的观点:腐蚀过程中,表面的锌最先析出,内部的Zn则通过空位扩散继续溶解,电位相对来说正的铜则被余下形成疏松的多孔结构。
第二个观点认为铜和锌均从黄铜中析出,且当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达到某一个点时,铜离子会再沉积在金属表面。
第三个观点是两个机理同时发生,也就是说,锌比铜溶解地更快,接着,铜和锌同时溶解,溶液中的铜离子会累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供了微弱的表面保护作用。刘曾才等人在1999年提出他们的研究——黄铜在海水中的脱锌腐蚀通常是以锌的选择性的溶解的形式发生的【2】。
在黄铜的脱锌腐蚀中,以上哪个假设成立取决于实验的条件。比如说,在稀盐酸中会发生锌的选择性溶解,但在浓度较高的盐酸或海水中发生了铜重新析出的脱锌腐蚀。而且,脱锌作用受到溶液温度,浸泡时间长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研究黄铜的脱锌腐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浸渍法,也就是将样品黄铜浸渍在某种溶液介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对黄铜表面进行金相显微观察或X射线衍射分析,并同时分析溶液中Cu2+和Zn2+的含量;另一类方法为电化学方法,即采用恒电位或恒电流法使合金阳极溶解,测定极化曲线或用旋转圆盘-圆环电极检测阳极溶解产物,或同时配合结构分析方法来探讨黄铜的脱锌腐蚀机理。实验室已对原始黄铜片的形貌,晶型结构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次实验采用恒流法使黄铜片溶解,再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观察黄铜片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