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1.1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我们可以称之为对于税收、税务的筹划[2]。对于纳税筹划,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曾经都对它
1建筑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1.1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我们可以称之为对于税收、税务的筹划[2]。对于纳税筹划,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曾经都对它有过自己的定义,却一直没有形成唯一的定义,所以我翻看各国学者对此的研究,我认为可以将纳税筹划定义为:纳税筹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管理企业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为了能够达到企业减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取得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以内,纳税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组织结构、投资行为、管理模式等经济活动事先进行筹划[3]。
1.2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1.2.1利用税收优惠的筹划方法
国家颁布了一些与此相关的优惠政策,企业要善于合理、灵活的运用这些政策。我们都知道:应该缴纳的增值税=当期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企业要想降低税负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法:一是对于当期的销项税额进行减少,二是对于当期的进项税额进行增加,而这两者要想实现,便要求企业要学会利用国家给予的相关的优惠政策。所以,可以进行利用的优惠政策如下:(1)减、免税条件: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减、免税待遇,要么争取最长的减、免税期限,要么使得减免税最大化。(2)税收抵扣条件: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税负,尽可能最大限度的扣除收入或者税前扣除额、冲抵额等。(3)税率差异条件:依据不同的税率,选择具体的筹划方案,使得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税负。(5)延期纳税条件:纳税主体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将应该缴纳的税额推迟一定的期限,那么,纳税主体推迟一定期限获得的应该缴纳的税额,就相当于利用本期不计利息的贷款,以此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所得,换句话,可以说是获取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从而节减了税款。(6)退税的条件:纳税主体可以依据国家已有的退税规定,尽量获得退税的待遇或者是使得退税额最大化。
1.2.2利用经营方式的筹划方法
税基、税率是企业在增值税计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最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因为,当企业在实施经济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计税的依据越低,那么相对的应该缴纳的税额就越低;同理可得,如果增值税税率越低,那么应该缴纳的税额同样会降低[4]。相同的,如果,计税依据和税率同时都降低,那么应该缴纳的税额也会相应的降低。所以,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存在。
1.2.3利用财务管理中的筹划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可分为融资、投资,资金运营和收入分配四个主要方面。因此,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时,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一个一个的考虑、分析、计算、研究,从而得出具有针对性的、合适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比如:建筑企业可以选择融资租赁,取代直接购买,使得从中产生的利息支出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我们都知道供应商存在两种不同的规模,一种是小规模纳税人,一种是一般纳税人,选择的供应商不一样,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不一样,那么相应地,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不同[5]。因此具体的选择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