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University; Extracurricular;Sports Club 目 录 0 引言1 1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1研究目的1 1.2 研究意义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2.1研究对象2 2.2调查对象2 2.3研究方
Key words: University; Extracurricular;Sports Club
目 录
0 引言 1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2.1研究对象 2
2.2调查对象 2
2.3研究方法 2
3 研究内容 3
3.1 关于课外体育俱乐部 3
3.2 关于对俱乐部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7
3.3 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方法的可行性及前景 7
3.4 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8
4 关于推进俱乐部升级可持续发展 12
4.1 俱乐部的发展方向要明确 12
4.2良好的精神导向 12
4.3 能在俱乐部会员中逐步培养拥有较高水平的队员 12
4.4 建设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 13
4.5 在体育俱乐部中增加体质测量与评价和运动处方指导 13
4.6 科学制定管理评价机制 13
4.7 组建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 13
结论与建议 13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5
江科大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16
科技大学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0 引言
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体育教育在培养优质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悄然兴起,目前国内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总体状况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于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发扬的地方,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体育俱乐部在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还有意识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剖析目前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现状,并通过和国内外总体发展水平现状的对比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发扬的地方,同时为促进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2 研究意义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分单项俱乐部和综合俱乐部两类,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俱乐部模式与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相比,具有时代性,针对性,适应性和时效性,更具有优越性,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师资队伍还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研究目前我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发现俱乐部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在实施中,加强对课外俱乐部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设施,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宣传工作,促进其健康发展。
作为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校园内的体育俱乐部活动趋向于自成一体的组织。在与其他各类俱乐部中自成为一大阵营,丰富多彩的课外运动生活吸引着广大师生。但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经济发展、体育研究和体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成效并不明显,发展状况远没有达到期望值,俱乐部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所以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系列调查和深入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科技大学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
2.2调查对象
科技大学各校区在校学生和课外体育俱乐部相关管理人员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资料法
查找有关文献,对观点进行分析、整合,查阅国内外有关的本、硕、博优秀论文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阅读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等方面的理论书籍,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收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了综述,这些资料的参考借鉴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