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次口径旋转弹发射技术研究次口径旋转弹结构设计(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海军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最近20年来建造了大量现代化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类军舰。相应的各类军舰配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海军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最近20年来建造了大量现代化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类军舰。相应的各类军舰配用火炮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为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艇研发了相应的H/PJ-87式100mm舰炮、PJ26式76mm舰炮以及HPJ38型130mm舰炮等各种舰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最新型朱文沃斯特级驱逐舰装备的是155mm隐身舰炮。未来我国新型大型驱逐舰也有较大可能装备新型155mm舰炮。目前我国130mm舰炮弹药保有量极大,而如若研制155mm舰炮则现有的弹药都不能满足155mm火炮的使用要求,因而可以借用次口径弹药的相关技术,使未来新研制的155mm舰炮可以发射现有的130mm弹药,提高130mm弹药的适配性。

图1.1  130mm舰炮与155mm舰炮

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各军兵种装备或曾经装备的各类火炮口径较为复杂,以陆军为例,自建国至今装备过的火炮口径有25mm、30mm、35mm、37mm、57mm、76mm、85mm、100mm、105mm、122mm、130mm、152mm及155mm等。各种口径火炮配用的弹药型号较为复杂,且在一种口径火炮退役后,库存的相应配用弹药都进行了报废处理,造成了一部分浪费。而如果能应用次口径弹相关技术则也可以提高小口径弹药适配性,使其可以适应大口径火炮。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现有弹药。

1.2  国内外次口径弹发展现状

1.3  主要完成工作

本课题的目的是根据现有的130mm弹药及国内外各型穿甲弹,设计一个次口径弹(主要是弹托部分),使130mm火炮的弹药满足可以使用155mm火炮发射的要求,并进行相关的强度计算。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 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论文、文献以及相关文字,初步摸清次口径弹设计背景、设计理念和各部分结构;

2) 了解了次口径弹的脱壳机理、脱壳的要求及其他方面的各个难点以及现有难点解决途径;

3) 确定了次口径弹设计要求,并拟定了次口径弹的总体方案;

4) 拟定了次口径弹各零部件的设计方案,并使用SolidWorks 2016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进行次口径弹各零部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5) 依托SolidWorks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进行了次口径弹弹头部分的整体装配;

6) 对次口径弹部分零部件强度进行校核计算;

7) 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脱壳关键步骤、全弹体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

8) 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零部件结构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