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题背景 我国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市场经济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在各类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工作则扮演着非
(二)选题背景
我国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市场经济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在各类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工作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记载,继而通过这些材料编制出企业财务报告,为财务报告内部以及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适当的信息,使其能够相对充分的了解企业内部的资产质量是否优秀、偿债能力好不好、盈利能力的高低和运营效率的快慢等内容,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各种合理操作增加自身利益,间接推动经济发展,形成和谐有效的循环。但是,在我国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在现实、利益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工作上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最突出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诚信问题,从逃税漏税到会计欺诈,在层出不穷的假账事件中折射出的是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就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各种不当行为为基础展开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主要使用文献收集法,通过引用前任的研究结果加以研究分析继而展开论述。本文研究思路为:首先对基础理论加以概述,继而针对研究目标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提出研究目表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二、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概念
(一) 会计
财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财务会计发展阶段(12世纪至18世纪)、近代财务会计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现代财务会计阶段(220世纪至今)。
大约在12世纪,商业信贷与合伙经营业务逐渐开始广泛出现,以此为前提下,意大利、威尼斯等城市最早出现了借贷式复试簿记。在这个阶段,个体或者是合伙经营的商业业务成为了主要的会计主体,企业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不再分离,开始逐渐合一。此时,记录保管企业资产、防范贪污盗窃造成资产损失成为了财务会计主要的职能。
在近代财务会计阶段,企业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不再合一,形成了分离的现状,诞生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个阶段,会计核算的主体又变成了个体经营的商业业务或合伙经营的商业业务。为股东以及债权人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报表则成为了该阶段会计主要职能的内容。
在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的全面爆发以及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民众们开始要求财务报告具备客观、真实、公允的特性,希望能够从财务报告中如实获取公司的财务状况。在1933年,美国颁布并实施了《证券法》,在1934年,美国颁布并实施了《证券交易法》,在该法则中,对股份有限公司做出了规范,要求其所作的财务报表必须以工人的会计原则为基础,并且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再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阶段主要的会计核算主体。
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工社会公众进行相关决策。通过对会计演变史,从中可以了解到,为使用者提供过去资本运行的数据供其进行决策的行为从头到尾都贯穿了会计的发展,会计信息所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最初,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只是业主,目的旨在说明资产的保管和使用情况。而在公司形式的组织产生后,会计报表也要为债权人服务,因为公司只承担有限责任,所以公司的债权人也不得不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当公司所具有的资源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大型股份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份开始增加,由于股东数量的增加,不可能每个股东都能顺利直接行使企业管理权的权利,因此,通过正式的会计报表使股东对公司经营状况有充分了解变得非常重要,这样广大股东就可以根据企业财务报表做出投资或是撤资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