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勒德·胡赛尼的阿富汗族裔写作特点

2025-09-13 15 0
将故国文化中最闪亮的特点(比如阿富汗女性的坚强和隐忍、阿富汗民众的虔诚和坚韧等)提取出来,用移入国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如人文关怀和个性解放等)表达出来

论《战国策》中策士对秘书谏言的启示

2025-09-13 7 0
在学习《战国策》时,我也意识到一些应该避免的谏言,比如,有的策士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巧言如簧,颠倒是非,虽说最终达到了谏言目的,但是并不可取。作为秘书人员,在谏言过程中,应

“犹如”“犹然”“犹自”的成词过程探析

2025-09-13 5 0
探析了“犹如”“犹然”和“犹自”的成词过程,初步探明它们的成词时间。对于“犹”字合成词“犹如”“犹然”“犹自”,目前学术界尚未见有研究成果。本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

官场小说中的人性塑造以《心灵庄园》《国画》中的秘书形象为例

2025-09-13 6 0
秘书形象的塑造是官场小说的常见内容,经由秘书形象可以看出官场是极易产生腐朽和堕落的,人性极易发生异化,但是人性虽时有偏离,更有长久的人性的坚守和救赎。

新出新莽封泥职官考

2025-08-20 10 0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秩序讲求和谐统一,这同样体现在王莽的官制改革中。例如,中央职官的“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与县官“三丞(马丞、徒丞、空丞)”在名称上的对称

祁媛小说的人物形象及表现艺术

2025-08-20 12 0
经过对祁媛小说文本的深入分析,本文将其笔下的青年人形象分为三类,大致概括出每类人物的形象特点,例如懒散孤独、外冷内热等。

新世纪民工题材小说的苦难叙事

2025-07-31 9 0
新世纪以来民工题材小说的苦难叙事以多维度的视角揭示了民工群体所遭受的伤痛,包括生存层面上的身份的尴尬、保障的缺失、性欲的压抑,以及心灵层面上的焦虑等

地域风情中的历史与人性论古华小说《芙蓉镇》

2025-07-28 18 0
古华的《芙蓉镇》是“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作家将变幻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融汇在湖南山乡的田园景色与风土人情的描绘之中

1931年江淮地区水灾原因探析

2025-07-28 25 0
1931年的水灾,是生态恶化和暴雨等自然因素带来的,但人为的政治腐败和政府无所作为、将重心放在战争上,又为灾害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旋转不休的历史“车轮”昌耀诗歌探析

2025-07-28 28 0
昌耀的一生,可以说是一场悬系于车轮之上的去而复归的流浪。车轮之于昌耀,是溶于肌理的特殊意象,是寂寞歌吟的磨难苦行,是跳跃轮转的思维方式,是负重而前的命运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