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体在表演中的重要性(2)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的人物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在活动和外在形体,外部的形体表达都是由内心所控制的,内心的活动越复杂,外部形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的人物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在活动和外在形体,外部的形体表达都是由内心所控制的,内心的活动越复杂,外部形体所呈现出来的动作也就越多,此刻,外部的形体应当有所控制,不能因为内心的想法而过于复杂,因为外部的表现是观众的第一直观感觉,否则观众会觉得表演者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或者会让观众看不懂。总的来说,这两者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智,而这些都和控制有关。《今生今世》中,其实撑起全场的不止是演员们的台词,更是一群“小鬼们”无声的形体表演。形体老师在帮我们排形体的时候告诉我们,动作一定要收放自如,控制得当。我记得有个场景是一群小鬼把蔺小渔包围起来的戏,并且要令他不能动弹,每个小鬼负责一个动作,一个接着一个的把蔺小渔的肢体控制起来,最后把他完全压制。我在做动作的时候太投入,伤及到了对方。可能表达出来的效果好一点,但是却让对方受到了伤害,后来在演戏的时候,我会控制自己的形体,在做到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又能让观众感觉到真的感染到对方,这就是形体的控制力。

第二章  “我”与形体

2.1“我”对形体的认知

我在一开始接触形体的时候,所知道的只是舞蹈中的形体,那个时候感觉舞者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肢体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并且随着音乐时柔时刚,时快时慢,那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后来在接触到表演的时候才知道,表达美的想法不单单只有舞者可以做到,演员也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表演是由声台形表四方面组成,而形体是表演者应该要具备的特征之一。对于形体,我认为它是一种运动系统,它不是孤立的,它是有指向性的,并且是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在人的一整段活动中。我们每天都像是和形体“打交道”一样,比如说今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此得到了表扬,可能我们会手舞足蹈的跳起来;再比如演讲的时候,演讲者讲到重点,激情澎湃,面部可能会凝重,动作可能会积极,声音可能会愈发向上…我把这些都统称为形体。所以说,在我看来,形体可谓是生活的“灵魂”,更可谓是舞台艺术的基础,通过形体来看表演者的内心,而每一段表演都是在规定情境下完成,如若规定情境改变,那么规定的形体动作也随之改变。

加深我对形体的印象的还是曾经的音乐小品练习,有搭档,无语言,只有形体和音乐,最主要的是要让观众看懂表达的意思。这对我来说算是挺困难的,首先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练习,其次不知道如何用形体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害怕的就是在台上冷场。既然有了这个任务,那就要去完成它。我开始和搭档选音乐,讨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音乐在高潮时候情绪会怎么样等等。然后排练。在排练中又会遇到很多问题,动作做得不倒位,放不开,表达含糊,这些都需要一点一点去磨合,改变,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排练,效果比第一次呈现出来要自然很多。在看了别的同学的表演之后,取长补短。后来才更加明确在表演中,如果想使整段表演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化,形体占着很重要的一部分,倘若一个剧本里只有台词没有形体,那就会显得很枯燥;若只有形体没有台词,但是表达的却很清楚,那也会很有趣。

一个舞者,想要表达美的感受,形体是他们最好的“武器”;对于演员,同样也是,一个完整的表演都离不开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