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比分析(2)

本文通过介绍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业态 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简单分析出一些可操作性应对对策 对积极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业态 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简单分析出一些可操作性应对对策 对积极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 第一部分解释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及业态形式,从而对基本概念的界定有了初步的诠释;其次,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和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随后,第三部分分别从业务模式、技术发展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对比。紧接着,第四部分从社会环境、行业环境、技术环境、法律法规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对比分析;最后 第五部分根据之前的概述和分析提出如何让我国互联网金融更好发展的对应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 中国整个互联网金融成一个繁荣发展的景象 加上21世纪的互联网发展之迅速,让互联网与金融相融合 随之产生了一片新的领域,即互联网金融 这一跨界模式的产生开拓了长尾市场,让金融更加贴近民生,让人民对金融这样一个概念更加触手可及。顾名思义 简单的理解即是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体,那么这样一来 可以说只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来进行的金融活动即是互联网金融。虽然互联网金融一词从2013年以来十分流行 但是业界和学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概念十分模糊,可以说就目前而言在业界和学界对于互联网金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样粗略理解来,可以说,传统金融行业通过利用互联网这样一种新型的方式,基于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进行线上金融,这就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这也很好理解,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现在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进行网上国债、股票、基金等购买。甚至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的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直接操作汇款、转账、甚至购汇、缴费等业务 极为方便。这样一来 我们省去了银行、券商等排队的时间。随着这样形式的革新,慢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高效、平等、自由、共享等特点,带来了互联网形式中的金融创新,在此基础上信息交换、资源重配。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走红与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业务密不可分。2013年6月 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余额宝”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金融理财的想法,十分便利。人们通过“余额宝”可以操作自己的资金。可以将支付宝的余额转入余额宝进行稳定的收益 存入余额宝的资金还可以进行转账和消费 既保证了稳定收益,也使资金十分灵活。由此颠覆了人们对于金融理财的概念。而且这一方式不存在传统理财开户、申领、起点过高、到账时间长等的弊端,也就让理财产品更简单、更易行、更亲民、更直观。随后 各大互联网企业以此为契机 都迅速推出了类似的业务模式 京东、苏宁、百度、腾讯、新浪等开始快马加鞭 纷纷效仿 进行了产品的创新。于是,各种各样的“余额宝”形式的业务开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随着这股浪潮的涌起 网络P2P模式的产品也开始迅速爆红。

如此一来,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开始迅速蔓延 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这块的监管却并不完善。所谓新兴领域 也就是前人所未曾涉及的领域 然而美国在这块却是我们的“前辈”,业界及学界对于美国各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无疑对于我们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说到底互联网金融也是一种金融形式 它的出现对于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金融本身也是十分不稳定的。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建立相关监管机构 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让市场平稳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