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O五要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2)

(五)内部监控薄弱7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9 (一)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参与不足9 (二)企业管理阶层素质较低,内部控制不


(五)内部监控薄弱7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9

(一)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参与不足9

(二)企业管理阶层素质较低,内部控制不重视9

(三)治理机构不完善,无法形成有效的内控的执行机制9

(四)信息和沟通系统未建立,不能为内控提供合适的载体9

(五)内审职能薄弱,无法对内控实施有力监督10

五、案例分析——“安徽出版集团”的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及其启示11

(一)“安徽出版集团”事件回顾11

(二)内部控制失败原因分析11

1、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参与不足11

2、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11

3、内控的权责不明确11

4、治理职能不健全,董事会的监督不独立12

5、监控不客观12

(三)“安徽出版集团”事件带来的启示12

1、以“双反”作为企业内控改革的重要原则12

2、完善绩效考核和问责原则12

3、加强信息技术13

4、完善公司治理机构13

5、注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13

六、完善国企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14

(一)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法规制度的建设14

(二)改善国有企业公司内部控制环境14

1、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14

2、促进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14

(三)强化国有企业风险识别14

(四)加强控制活动执行力14

(五)提升信息与沟通效果15

(六)健全内部监督机制15

结论16

致  谢 17参考文献18

绪  论

本文系统阐述了内部控制有关理论的内涵,并且从国企内部控制的涵义,作用及其发展原因这三方面详细地说明了企业内控的基本概念。在这个前提下,此文以国企内部控制为分析的对象,分析了目前国内内控的情形,虽然发展的不均衡,但是总体上发展前途比较明朗。

以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价估计、内部控制活动、信息的交流以及监控的有效实施这五大要素为本文的切入点[1],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出版集团的腐败案例,梳理了企业内控存在的主要矛盾,探讨和研究了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保障内部控制公司需要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本文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观点,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积极建设提供了启发。加快我国国企控制活动的有效实施,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预防在企业可能会出现的潜在风险,促进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内控监督体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内涵

(一) 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曾经在1992年就提出企业内部控制这个名词,当时的内部控制和之后的内部控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随着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内控理论的定义向外延伸,在1994年修改的《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显示:所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用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的实现不弄虚作假,这要求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建设,从而可以达到内部控制目的[20]。

COSO理论对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解释更加的全面,而忽略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不同的国情现状[13]。由此可见,与中国的国情并不相符合,所以本文结合的十九大报告,希望可以找到符合我国的实际现状的解决措施。的十九大提出要继续落实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国家又提出了新的目标。要实现我们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改变国有经济的经营内容,促进不同产业间的转型,加快我们在国有经济的产业转型,提高全民族的服务意识,要积累更多地国有资产,增加它的附加价值,促进国有资产的快速且长足发展,使国有资产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尽量减少国有资本的大量浪费。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深化改革应该继续前行,为社会主义新经济下的国企改革提供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