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分析方法概述 1.1财务分析简述 1.1.1财务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财务分析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起源于银行家对企业进行的信用分析,银行
1财务分析方法概述
1.1财务分析简述
1.1.1财务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财务分析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起源于银行家对企业进行的信用分析,银行以个人信用决定企业贷款发放。到了20世纪20年代,财务分析由主要为银行贷款服务扩展到为投资人服务,财务分析也从稳定性分析向收益性分析转变。现阶段的财务分析不再局限于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外部分析,开始向内部分析拓展,并以此为导向,进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1] ,我国的财务分析开始于20世纪初,之后随着政治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分析也日趋规范化、现代化。
1.1.2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是基于会计和报表资料,并借助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评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的应用型学科,合理的财务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过去、可全面地反映企业现状[2]、可科学地预测企业未来。
1.2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业务形式的多样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所以财务分析方法也是不断演进的,主要的分析方法如下:
1.2.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实际达到的经济指标与特定的经济指标比较,通过财务指标的变动幅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基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差距,进而寻找原因。通常有两种比较方法:
(1)水平比较分析法:是将报告期的数据与同行业或本企业前期的同项目数据比较。其中包括: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比较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等[3]21-24,而且比较报表(如表1-1)能清楚地反映不同年度报表项目的变动情况:
表1-1:比较报表
项目名称 m年 n年 增加(减少)
金额 百分比
项目1 a1 a2 a2-a1 (a2-a1)/a1*100%
项目2 b1 b2 b2-b1 (b2-b1)/b1*100%
(2)结构分析法:又称垂直分析法,通过计算报表中各个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清晰地反映经济资源结构关系或变动情况。共同比财务报表(如表1-2)只有百分比,不表示金额,它是纵向分析的重要方式[3]24-27,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基数,将报表中的其他项目按基数百分比的形式呈现,而且通过数期的比较,可看出项目的变化趋势。
表1-2:共同比报表
项目1 100%
项目2 a%
项目3 b%
项目4 1-a%-b%
在实际工作中,水平比较时,虽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变动幅度,由于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条件和会计政策的选用不同,很难做到口径一致;垂直分析时,虽然可以看出相同项目的结构比重以及变化趋势,但是也只能做出初步的判断和分析。
1.2.2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依据至少连续三年的企业财务报表中相同的项目,以某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运用计算的完成率或者指数,来观察和研究分析期内相关项目的趋势走向以及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趋势分析表(如表1-3)常用于分析同一项目的变动趋势,趋势分析法涉及的指标有发展指数和增长指数,而增长指数在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减去1即可,发展指数分为定基发展指数和环比发展指数[4],计算公式为:
表1-3:趋势分析表
项目 a年 a+1年 a+2年 a+3年
基期 绝对值
项目名称 100% b x1% x2% x3%
趋势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有交叉的部分,所以趋势分析法的缺陷也是不易做到比较工作的可比性。而且个别的偶然性重大事项会影响趋势图的整体走向,不利于一般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