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研究意义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学生6年的求学生涯,深刻的影响着他们身心发展。在学业繁重的中学里,广播
1.2研究意义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学生6年的求学生涯,深刻的影响着他们身心发展。在学业繁重的中学里,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日常锻炼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初中受到体育中考的影响;在高中受到体质测试的影响,加之广播体操存在的部分局限性,广播体操在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让广播体操在中学里正常开展,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学生们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释放学业压力,笔者将从科学性、健身性、趣味性、时代性四个方面来阐述中学生广播体操对于中学生的意义。
1.3研究目的
通过对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的研究,对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在科学性、健身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上进行具体描述,并通过总结归纳对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创新创编的建议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1.4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查阅有关国外学者对中国中学生广播体操的研究文献,但是并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相关文献,所以国外文献不做参考。
1.4.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关于广播体操锻炼价值的意义。在所查询的文献中,并未找到中学生广播体操从肌肉运动路线与所做动作的大小的分析。但找到了部分学者从能量代谢和能量消耗特征的方面对成年人第九套广播体操的研究。在赵晓靓的《第9套广播体操能量代谢的研究》中引入了能量代谢、代谢当量两个概念,采用HR与MET作为实验指标。首先对不同程度的梅脱量进行强度的定义,在控制不同强度的情况下测试在做操过程中HR的变量,并记录安静时的心率与梅脱与每一节操的心率和梅脱进行对比。最后得出,中等强度的广播体操对做操者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金丽等的《第九套广播体操能量消耗特征的研究》中引用静息能耗与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两个概念,采用间接测热法,使用Metamax 3B,Cortex气体代谢分析仪测定。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20-59岁广播体操练习者可根据自身体重、安静心率和运动中的心率的情况,计算自身在单位时间内广播体操的净能量消耗。在以健身降体重为目的时,因为练习者各节段的能量消耗值呈波浪式增加,且在广播体操练习过程中,呼吸商均低于0.8的现象说明在运动中,能量代谢以糖和脂肪功能为主,要想消耗身体内过多的能量和脂肪,就必须坚持更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关于广播体操普及价值方面的文献。在谢茂芬、向玉洁的《中小学广播体操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当前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存在的问题:1、更新慢,推行时间长,无法满足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2重形式,忽略广播体操的质量。3时间、场地设施有限。4中小学教师、学生对广播体操错误的认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结合中小学生实际情况 ,拓展具有娱乐性 、趣味性的广播体操。2改变中小学生对广播体操的错误认知。3制定相关制度,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广播体操。4重新确立广播体操在中小学校的地位。
相关的形式改革方向。在2017年1月30日(正月初三)晚上,CCTV央视戏曲频道“2017春节戏曲晚会”上播出了“中国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这是集结了戏曲界多位名家的智慧,首次把戏曲程式化动作融入到“大众健身”中。由此,我们思考是否可以根据戏曲、舞蹈、武术、传统运动项目、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或某项运动项目的模仿动作等运动形式融入到现代的中学生广播体操中,不仅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