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心率检测: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909班、910班 问卷调查:东城中学、东城实验学校、七星中学、新昌中学 2.2研究的方法
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心率检测: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909班、910班
问卷调查:东城中学、东城实验学校、七星中学、新昌中学
2.2研究的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等相关权威网站查阅相关资料,获取已有的一些研究报告和论文,分析第三套广播体操的优缺点。
2.2.2观察法:通过观看视频并记录的方式,分析实际心率与心率指标对比,原动肌运动路线与运动幅度的对比,以及与其他动作类或操类项目的对比,得出最后的结论。
2.2.3问卷调查法:设计关于趣味性调查的问卷对中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广播体操在中学生的学校体育锻炼中的开展情况和兴趣取向。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为91%;发放教师问卷34份,回收34份,有效问卷34份,有效率为100%。
2.2.4访谈法:对从事相关广播体操、健美操、体操、舞蹈、戏剧等专家、老师进行访谈,了解相关的知识与看法。
2.2.5 数理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2.2.6 现场实验法:东城中学举行广播体操比赛结束后,现场对909班、910班进行10秒的心率检测,间隔两秒,连续测试两次,取有效数值剔除无效数值,统计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
3.1中学生广播体操的基本情况与开展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学普遍采用的主要为全国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全国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分为放飞理想和舞动青春两套。两套广播体操的关系为平行关系,其内容的命名是相同的,都是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共9节操。其中预备节为4个八拍,其余八节操都是8个八拍,总时间大约在四分钟左右。在经过大约20年的大力发展与推广,广播体操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里风风火火地开展着。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学生6年的求学生涯,深刻的影响着他们身心发展。在学业繁重的中学里,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日常锻炼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初中受到体育中考的影响;在高中受到体质测试的影响,加之广播体操存在的部分局限性,广播体操在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校正在逐渐取消或者已经取消了常规课间活动的广播体操练习,反而采取跑操和集体跳绳或俯卧撑来代替,以达到提高体育中考相关项目某些方面的身体素质的目的。
3.2广播体操比赛后对学生心率的分析
表1 东城中学初三9班,10班广播体操比赛后心率检测结果(n=69)
次数(次/10 秒) 人数(男) 人数(女)
东城中学初三9班,10班男生35人,女生34人,共计69人。男生的平均心率为19.5次/10秒,即117次/分钟。女生的平均心率为20.03次/10秒,即120.18次/分钟。男女生平均心率约为19.77/10秒,即118.61次/分钟。我们以中等运动强度作为目标值,参考指标为靶心率,将中等运动强度设置为60%—80%。中学生的年龄段主要为12-18岁,通过计算,若要达到60%的运动强度,则靶心率需达到121.2—124.8次/分钟;若要达到80%的运动强度,则靶心率需达到161.6—166.4次/分钟。从平均心率来看,无论是男生、女生还是总体的平均心率都未达到60%的平均强度的要求,从比例上来看,男生达到60%的运动强度的比率约为25.7%,女生达到60%的运动强度的比例约为38.2%。运动强度达到80%的比例则都为0。考虑到在全校性的广播体操比赛中,学生与学校都较为重视,与平常的练习相比态度上会更加认真、动作定位上会比平时更加准确,动作幅度上会更加接近标准动作,由此可以认为测定的数据是偏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测试数据与锻炼价值的目标值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可见,在平常的练习过程中心率达到目标值的会更少。初三学生的年纪刚好处于中学生的中间阶段,目前的广播体操已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锻炼心肺功能方面的要求。在广播体操的健身性上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