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车1.5座位>19座的客车和2t载质量≤7t的货车 大型车2.57t载质量≤20t的货车 汽车列车4.0载质量>20t的货车 2.1.4 确定公路等级 有换算可知:设计年限交通
中型车 1.5 座位>19座的客车和2t<载质量≤7t的货车
大型车 2.5 7t<载质量≤20t的货车
汽车列车 4.0 载质量>20t的货车
2.1.4 确定公路等级
有换算可知:设计年限交通量为
N=1.5×900+2.5×550+1.5×700+1.5×520+2.5×820+2.5× 400+2.5×250+2.5×340+1.5×200+1×700=10080辆/日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暂拟定该公路为二级公路双车道,设计速度为60km/h,服务水平为四级。
2.2 选线
2.2.1 选线的意义
公路路线的位置对于整个工程的费用有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于车辆驾驶的安全和运输的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2.2.2 平原微丘地区公路路线特点
平原区是地面相当平坦的地区。平原地区一般耕地面积较多,有很多的建筑设施,居民居住的密度较大。虽然平原区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能够相对容易的达到标准,但往往受自然条件和实际地面的障碍物的限制,进行选线工作时需要综合来考虑。
2.2.3 平原微丘地区选线要点
平原区地形平坦,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同时最好也要节省工程投资,尽量穿越避开障碍物。路线应短直,绕避山嘴,尽量少占用农田,减少路基的填土高度,采用较高的平纵设计标准
2.2.4 选线成果
图3.1 选线方案图
方案C 其路线经过的转角相对较少,但有一段穿山比较多,工程量大,不经济,耗时长。
方案B总路线较长,最主要的是没有尽量避开池塘,虽然线路看起来比较顺应地势,但中途穿过了四个较大面积的池塘,还有一条线段因为太短,相对于60Km/h的速度来说,半径和相邻两曲线之间的直线太短,线形整体分析不太好。
方案A完全的的避开了池塘、中途也有穿过一小部分建筑,中途也有穿山脚,但是这样线形会特别适合司机的舒适驾驶。弯道不急,安全,中途还能利用穿山的挖方土石,综合考虑A线路从线形设计,驾驶安全性,经济方面考虑都比较合理。所以综合考虑,最后选择转角不是很大、路线长度适中、线性标准较高、穿过障碍物最少的方案A。
3. 平面设计
3.1 平面设计的要求
(1)平面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
(2)平面线形连续顺畅,和周围的事物相协调。
1)定线时尽量避开居民区。
2)路基用土应由地方政府安排。
3)注意绿化植被和树木的保护。
4)适当的桥梁应在台前坡脚设置平台。
5)公路两侧的建筑物应尽量协调,以保持美感。
(3)平面线形应尽量均衡连贯。
1)长段直线尽头不允许接半径小的曲线。
2)高标准与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5)尽量避免连续弯和急弯的线形。
(6)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规定了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如下表所示:
表3.1 二级公路的平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 60km/h
平曲线最小长度(m) 一般值 30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最小值 100
(7)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1)同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应≥6V。
2)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应≤2V。
3.2 参数确定,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2.1 公路服务水平
二级公路:四级服务水平。
3.2.2 圆曲线最小半径
各级公路平面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