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立面的改造,次立面也不能视而不见,除了延续过来的一部分转角外,东西立面由于中间为核心筒,不适宜做大的造型变动,所以只改变了核心筒的窗户造型。
建筑立面,也就是建筑外结构和空间的展示,人们可以很直观的从建筑外立面对一个建筑得出判断。俗话说人靠衣装,建筑也是如此,先不论建筑的内部功能如何,建筑立面给人的直观感受最能影响人们对一个建筑的得评判。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变高的不只有城市的天际线,人们追求美的眼光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旧建筑审美已经过时,为适应现代人的眼光,也为了迎合日益发展的现代城市,旧建筑的立面改造似乎已经有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下面我们详细说说为什么要进行立面改造。我认为旧建筑的立面改造是对城市文化的延续,建筑可以说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记录者,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印记。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旧建筑的翻新、保护,远比拆除要好得多。这也符合我国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里的可持续我们可以用两个角度去阐释,一是城市文化的延续,这不只是针对古建筑,现代建筑对于我们的后代来说又何尝不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能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建筑符号是对城市文化历史最好的表达,胜过千言万语的叙述。再者,建筑的拆除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更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著名的美国景园大师劳伦斯曾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他曾经为捷德利广场大胆的设计一个旧场区改建为综合体的项目,虽然他所提出的“再循环”不同于我们的立面改造,而是对建筑内部的功能进行改造,但是这一循环理论理论和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的翻新和改造是在所难免的。科技在发展,建筑的高度在不断刷新着记录,人们的品味也水涨船高,但是把旧的事物全盘否定显然是太过激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上上之选。唐代的建筑却能看到明清的痕迹,这正是建筑的魅力所在,它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到了二十一世纪,在科技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更有能力保护好我们的文化传承,而不是本末倒置,用高科技手段毁掉一切。
说完了为什么,我们再谈谈怎么做。就保护来说,历史建筑的石材表面和外墙,由于其长时间处于户外,受到许多恶化因素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可溶性盐,以及生物腐蚀,这些都是腐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建筑外表面的材料因这些因素而遭到破坏,经常在石材上观察到表面装饰的变形以及黑壳的形成。我知道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纳米技术,他们利用纳米喷涂技术给大理石外表面建筑穿上“盔甲”,隔绝了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建筑石材的双重摧残,甚至还能修复经过风吹日晒而变形、退色的石材,这种纳米粒子名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由于其具有催化许多有机污染物完全降解的能力而成为很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在这项研究中,分散在胶体水悬浮液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通过喷涂直接应用于历史悠久的大理石石材表面,以便在石材表面上获得纳米级膜,这是科技给建筑带来的福音。
除了高科技手段,我们还可以为旧建筑“添砖加瓦”。这也是我这次要说的主题——建筑立面的改造。目前,外立面改造的主要方法有更换原有建筑表面材料、增加新的构件,或是用全新立面替换原有立面这三种方法。其中,改变原建筑立面装饰材料是三个方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它对远哟建筑外立面的造型改变是最小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需要原墙体满足承重受力需求。这种改建不会改变墙体上预留孔洞的位置,比如干挂石材的做法就需要事先在墙面埋好挂钩,如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墙面的材料也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因此,这种方法只能根据不同的搭配材料来修改建筑物的外墙。这种转换只给原有立面增添了新的元素,改变了原有建筑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了改变建筑形象的目的。由于建筑外墙不会发生变化,在三种方法中,其造价最低,耗时短,技术要求不高。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原有立面的基础上,在外表面增加一层全新的外立面框架。这种方法不会改变原建筑物平面功能,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变动,虽然新的设计还是会受到原有建筑外部形体的影响,但在建筑的立面变化节奏和虚实对比上则更为自由,尤其是现如今玻璃幕墙等高科技的发展,在原有建筑表面加上这些高科技设备可以使建筑物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使建筑更有艺术性和现代性。最后一种就是完全替换原有外表面的技术,这种方法完全摒弃了原有建筑立面,在不改变原有平面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外立面进行全新的设计与替换。这种方法不仅仅让建筑物整体的形象有了巨大的改变,还让建筑外表面从功能到技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相对的改变了建筑空间的品质,对于一些被时代淘汰的就建筑来说,也是对城市规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