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娜的爱情观和爱情悲剧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安娜爱情至上的、盲目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导致安娜的爱情最终走向毁灭。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太太,具有美丽聪慧、真诚勇敢、叛逆高傲、多情敏感等形象特点。本文从安娜爱情故事的情节出发,通过分析安娜的爱情至上的、盲目的爱情观,解读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外在原因,从而理解安娜的爱情故事及其结局,了解安娜的爱情观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爱情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我们需要权衡好爱情和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爱情观;爱情悲剧;形象特点
Analysis of Anna’s Vision of Love in “Anna Karenina”
Abstract: Anna Karenina is the St. Petersburg society Mrs. With the characters of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sincere and brave, rebellious and arrogant, sentimental and sensitiv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lot of Anna’s love story, through analyzing Anna’s Vision of love is supreme and blind, analyzing the cause of Anna’s love tragedy internal, external reasons. Thereby understanding Anna’s love story and ending, knowing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Anna’s vision of love that love should not be the whole of life, we need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life.
Key Words: “Anna Karenina”;Vision of Love; Love Tragedy; Image Features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安娜的人物形象简析 2
二、安娜的爱情观分析 3
(一)被男权社会规训的爱情观 4
(二)逾越了男权藩篱的爱情观 4
三、安娜的爱情悲剧分析 6
(一)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7
(二)安娜爱情悲剧的启示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爱情观分析
前言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文坛巨匠,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安娜·卡列尼娜》是其最经典的代表作,对当时社会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小说取材于19世纪俄国60-70年代的现实生活,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安娜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太太,她的丈夫卡列宁是彼得堡有名的大人物。为了解决兄嫂的婚姻问题,安娜只身一人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安娜第一次遇到了年轻军官沃伦斯基,立马被他身上的年轻、生机勃勃吸引。沃伦斯基的出现使安娜古井不波的生活出现了新的涟漪,然而这种心
跳的感觉却使安娜感到恐惧,理智让安娜选择离开莫斯科。然而,沃伦斯基一路追随着安娜来到了彼得堡。安娜无法控制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在沃伦斯基的大胆追求下渐渐产生了炽热的爱情。赛马事件过后,安娜向卡列宁坦白了一切,卡列宁不再允许安娜与沃伦斯基交往,这使安娜痛苦不已。无法忍受现状的安娜选择离开丈夫和儿子同沃伦斯基前往国外旅行。重获爱情自由的安娜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然而安娜的处境却变得越来越糟,上流社会的大门已经将她和沃伦斯基一起关闭,安娜受到了他们的侮辱、嘲笑和不尊重,这让她十分痛苦。安娜将她所有精力都关注在沃伦斯基身上,而沃伦斯基却渴望交际、独立的空间。他们开始争吵,安娜越来越不能忍受不被人接纳,沃伦斯基可能不再爱她的生活。她的内心几近崩溃,游走于生与死、爱与恨当中。在去火车站接沃伦斯基时,安娜选择卧轨自杀来结束一切。
一、安娜的人物形象简析
安娜是一个年轻漂亮,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热烈追求爱情而令愿牺牲家庭的人。
美丽、优雅且聪慧是安娜的最外在的特点。安娜正处于最具魅力的年龄段,拥有着一位美丽太太所具有的一切外在的形象。安娜参加莫斯科舞会时的形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安娜穿着黑色天鹅绒连衣裙,非常吸引人,成功地吸引到了沃伦斯基的目光并使他为她诚服,连吉蒂也赞美她出乎意料的美丽与优雅。同时安娜十分聪慧,这一特点使安娜十分讨人喜欢,使安娜在彼得堡的上流社会享有盛誉与赞美,赢得良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