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乐公主 长乐身为长于皇室的公主,自幼便处于一个复杂环境,见遍尔虞我诈,再加上母亲早逝,虽然受尽父亲疼爱,但这份爱随着时间的流逝在
(一)长乐公主
长乐身为长于皇室的公主,自幼便处于一个复杂环境,见遍尔虞我诈,再加上母亲早逝,虽然受尽父亲疼爱,但这份爱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她心理是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再者父亲也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是属于天下万民的父亲,但这种环境下,心理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既然旁人给不了安全感,那么她就自己找,而且,她是皇室的唯一血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离那个至尊之位只有一步的距离,所以她心理有着很大的野心。在这种野心的驱使下,一方面,她不断讨好父皇,为自己的野心一步步的铺垫,另一方面,如所有的皇室宫斗剧中,她要铲除异己,所以当灵姬对她讲出要残害父亲兄弟的时候 ,她心中顿时大怒又大惊,这个女人看透了她的心事,看破了她的野心。
后来在惩罚灵姬时,虽心有不忍,但依旧露出狠心。在皇帝病重的这段时间,她享受在皇宫里、朝堂上唯我独尊、发号施令的感觉,所以当阿不都王子出现提出要与她政治联盟时,异常的愤怒,阿不都的出现打破了她的计划,戳破了她刚刚建立的美梦,把她从掌权者重新发落回后宫的一个公主,仅仅是尊贵的象征,而无任何实权,实在是莫大的讽刺。没有权利,仅仅是作为一个女人,为阿不都的野心,为蛮族的野心而服务的女人,仅仅作为一个尊贵的符号。她的发怒不仅仅为受骗,为自己婚事的不由己,更多的是因为把自己发落回原点,只是依靠旁人而存,一无所有。这部作品,虽明里讲述了人间之情,其实这也是一部长乐心境变化的成长史。
(二)卫邑
卫邑是一个内心纠结复杂的人物,剧本的前期没有他很多的戏份,只是简单地塑造了他侍卫的形象,和长乐感情不错。同时期,长乐的形象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娇俏的少女,但内心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即使喜欢卫邑,心理也是十分纠结矛盾的,使得卫邑的形象在感情的世界是得不到承认的。而到了后期,卫邑不仅在长乐的感情世界有了正面形象,而且看出他手中的实际权势。
在皇帝病重期间,可以看出他和他的家族势力的庞大,在长乐第一次登上议政殿,众臣在谈论蛮夷南下的战事,卫邑提出自己亲自出征,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认为帝都不稳,需要他来坐镇,最后的结果是他的父亲出征在外,其实在这种情势下,整个刘氏王朝都是被卫家所把控。另外,在长乐的回忆中写道,有一次皇帝醉酒,说要为长乐寻到世上最优秀的男子,长乐作为皇帝唯一的女儿,皇室唯一的血脉,她以后的丈夫很可能就不仅仅是驸马,还有更高的一个位置。卫家作为皇室所倚重的权臣,也很明白让自家长子成为公主贴身侍卫的意义。这种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卫邑,影响他对长乐的感情,以及在心中对长乐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