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尊刘贬曹”这一思想倾向的形成与罗贯中的人生经历,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关,儒家的正统思想、名分观念、忠义观念和百姓们对和平仁政的渴望有深远的影响。
摘要:《三国演义》“尊刘贬曹”这一思想倾向的形成与罗贯中生平经历,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关,罗贯中通过对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进行整理和加工,完成了《三国演义》的编写,通过对曹操、刘备之间的形象对比,并结合儒家的正统思想、名分观念、忠义观念和百姓们对和平仁政的渴望等因素表述出该思想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成因;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Cao Chengyin Liu Bian
Abstrac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Liu Zun censures Cao" the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formation and Luo Guanzhong's life experience, creative period of era background, Luo Guanzhong through of the Three Kingdoms historical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folk stories of Three Kingdoms collation and processing, completed the <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prepared by factors of Cao Cao, the image contrast between Liu Bei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birthright concept, concept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and the people of peaceful benevolent longing expression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hought.
Key word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respect Liu Biancao"; cause;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表现 1
二《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原因 3
(一)罗贯中主观思想的影响 3
(二)创作时代思想观念影响 4
(三)传统思想文化影响 5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成因
前言
《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其主要内容就是东汉末年时期,魏、蜀、吴三大集团的争霸。小说中的主要思想便是尊刘贬曹,并以此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主要通过对蜀汉政权的正面描写,和曹魏政权的反面描写将“尊刘贬曹”这一主题思想表达出来,罗贯中更是借助这部小说表达出了他在政治上对仁政的渴望,人格上对道德向往,对奸臣国贼的鄙视与厌恶。《三国演义》以儒家道德理想为核心,糅合了民众情感,痛斥昏君与奸臣,表达了百姓们渴望和平、远离战争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与追求。
一《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表现
“尊刘贬曹”作为《三国演义》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始末,通过对小说之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来使这一观点得到极大地发挥。《三国演义》主旨是站在刘备集团的立场上的,于是便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把刘备刻画为一个正面的仁爱之君,他遵从“唯德可以服人”的人生信条,“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是一位极难能可贵的明君。把诸葛亮这个军师刻画成一个智近乎妖,而又通晓大义,为报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位大将刻画成忠肝义胆、大义凛然、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国士,是为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并通过隐去了史实中刘备这一派人物身上本有的缺点,艺术地增加了他们性格中的光辉面,使蜀汉集团的正面形象更为突出的表现出来。
如“三顾茅庐”在 《三国志》中,只写了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2字。但小说却挥洒笔墨,驰骋想象,尽情渲染,把这段故事写得曲折丰满,既突出了诸葛亮,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事的神秘莫测之能,又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和礼贤下士,为人恭谦的性格特点,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再有“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却移到了张飞头上。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张飞性格上的爽直鲁莽,而且还不会损伤了刘备宽厚仁德的“仁君”形象;至于历史上斩杀华雄的人本是孙坚,而小说之中却改为关羽所为,“关公温酒斩华雄”其目的则是为了突出关羽勇猛自信的无敌风采。关羽单刀赴会见鲁肃这个故事情节,在史书上的记载的却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历史上的诸葛亮实际上并不擅长打仗,但小说中却把他描绘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鬼神之能一般。“草船借箭”本是孙权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在濡须所为,小说变为孔明借箭,便是为了描绘孔明的神机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