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话剧有了曹禺之后才开始渐渐步入正轨,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初出茅庐的他就一鸣惊人,写出了创世之作。曹禺的话剧艺术特色不仅是语言的魅力,还有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摘要:自曹禺“出山”之后,中国话剧才开始渐渐地走向成熟,才开始具备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民族特色和深远意义。曹禺笔下的话剧不只是渲染烘托气氛,而且还以其强大的力量强烈推动人物性格发展,从而导致剧本高潮的到来。作为中国话剧的核心人物,曹禺是民族话剧的骄傲和辉煌,更是将中国话剧写得最为精彩绝伦、表现得较为惟妙惟肖的大师级人物。
关键词:话剧;曹禺;《雷雨》
On Cao Yu Drama Art Features
Abstract : Since Cao Yu, "coming out", Chinese drama began gradually mature, he began to have their own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Cao Yu drama not only heighten the atmosphere rendering, but also its powerful force strongly promote character development, leading to the arrival of the climax of the play. As a central figure in Chinese drama, Cao Yu Drama nation pride and glory, it is the Chinese drama written the most fantastic, the performance was more vivid masters.
Key words: Drama; Cao Yu; Thunderstorm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一、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1
二、曹禺话剧塑造人物的艺术特征3
三、曹禺话剧的言语艺术5
(一)语言个性化5
(二)语言诗意化6
(三)语言动作化6
(四)语言音乐化7
结语7
参考文献7
致谢9
论曹禺话剧的艺术特色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曹禺给观众陆续呈现了几部佳作,从而使得话剧这种舶来品开始备受观众的青睐,实现了话剧艺术的质的突破与飞跃。曹禺说过作为一个戏剧家,最该用心的就是去写人,该用全部心思去刻画人物。曹禺戏剧的成功,就在于他在诗意的艺术创作中将笔下一个个人物的灵魂刻画的栩栩如生,并使之成不朽的经典。曹禺的话剧融合了中西方的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奠定了其话剧创作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乃至世界近代话剧史中的地位。
一、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曹禺是一位年轻作者,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三十年代的话剧艺术探索之路历经千辛,终于在初出茅庐的曹禺这里结出了丰硕果实。与前几十年的话剧相比,曹禺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如何塑造人物,再加上精心布置的话剧场景以及台词的口语化和诗意化的结合,把西方的悲剧观念有选择、有改造地引进本土戏剧,提高了中国戏剧表达生活的范围和能力。当年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了《雷雨》轰动一时,剧团的创始人唐槐秋先生曾当面对曹禺说:“万先生,《雷雨》这个戏真叫座,我演了不少新戏,再没有《雷雨》这个咬住观众的。”[1]一个“咬”字,十分通俗准确地说出了曹禺剧作的重要特色。
如何欣赏曹禺的剧作?门路有很多,这里我们可以重点探讨一下大家读《雷雨》时所能经常感到的“诗意”现象,了解和分析这种创作状态,可能比用什么“方法”的概括更容易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曹禺曾说:“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诗不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必须给读诗的一个不断的新的感觉。”在写于1936年1月的《雷雨·序》中,曹禺表示:我的用意,在于让观众看完戏后,心中轻缓流荡着一种“诗样的情怀”,使“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2]
曹禺为什么一直着重强调自己写的是“诗”呢?田本相在《曹禺评传》中就抓住这一重点来做文章,并明确提出了曹禺剧作具有“诗化现实主义”这一特征。能否做如此的论断可以讨论,但不可否认,发现曹禺剧作“诗化”特征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那么,诗意是怎么而来的呢?联系创作的状态与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曹禺写戏与同一时代大多数作家并不相同。他的灵感来自于他的生活,在创作前总是有着莫名的冲动,在诗意朦胧的音乐中感受和想象,开始他话剧的构思和剧本的创作,不是像一般作家先明确主题然后进入写作。曹禺的这种写作状态,显然有利于作品富有诗的氛围。这一鲜明特征在曹禺的前期创作中尤为突出。例如曹禺在《雷雨》的创作过程中,起初在他的创作中并不是有了明确的主题思想或者整体的框架构想,在他的脑海里仅有的只是几段情节和几个人物。在正式进入写作之后,曹禺并不是按着顺序一幕一幕的写下去,而是跟着感觉走,哪个最有感情就先写哪段。曹禺的创作过程中交织着神秘的冥想和现实的批判,他在写作时总是会发泄着被压抑的情绪,诋毁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的现象。然而,他又觉得《雷雨》对于他自己是一个十足的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感,使他对于世界上许多神秘的事情有着一种不堪言状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