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时期的文化清洗对德国大学的阻碍

纳粹对德国大学的疯狂清洗,使德国大学丧失了独立自治的能力,人才大量流失海外科研水平大幅下滑、办学水平倒退了几十年,世界教育文明中心也从德国转向了美国。


摘要:在前纳粹时期,德国大学凭借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以及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纳粹上台后,实行文化一体化政策,开始对德国大学进行文化清洗,全面推行纳粹教育,严重阻碍了德国大学的发展,导致德国大学沦为纳粹的政治“附庸”,人才大量流失,教育和科研水平大幅下滑。

关键词:纳粹;德国大学;教育理念;人才;高等教育

The Culture Cleaning of The Nazi Period German University

Abstract:During the former Nazi period, the German universities has created unprecedented brilliance in the word higher education history by relying on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ducation philosophy.After the nazis came to power, they adopted a policy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started cleaning the culture of German Universities. The Nazi education policy was fully implemented, which was a serious impedi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become a Nazi politics "vassal"in fact , causing huge loss of talents and the landslid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

Key Words: Nazi;German University;Educational Concept;Talent;Higher Education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一、纳粹时期的德国大学沦为政治附庸2

(一)前纳粹时期的大学管理理念2

(二)纳粹时期的大学管理理念3

二、纳粹时期的德国大学人才大量流失3

(一)前纳粹时期德国大学的人才观念与措施3

(二)纳粹清洗人才的措施4

(三)纳粹时期的德国大学人才大量流失5

三、纳粹时期德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大幅下滑6

(一)前纳粹时期德国的高等教育理念6

(二)纳粹时期德国的高等教育理念8

(三)纳粹时期德国大学教师团队素质的下降与学生人数的减少9

(四)纳粹时期德国大学科研水平下降10

四、结语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纳粹时期的文化清洗对德国大学的阻碍

前言

十九世纪初,在耶拿战役中惨败的普鲁士,物质上极度缺乏,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在“教育优先”的方针指导下,一批现代德国大学迅速兴起,并在德国的统一和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量德国大学知识分子在德意志频临灭亡之际纷纷站出来唤醒了德意志民族意识,振兴了德意志民族精神,推动了德意志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德国大学实行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以及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为德意志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尤其在科研方面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然而纳粹上台后,在文化民族主义、反理性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影响下,开始推行文化一体化政策,进行文化大清洗。纳粹把领袖原则应用到德国大学中,从上到下的岗位都被安插上纳粹的追随者,在管理领域全面掌控德国大学。在其他方面,纳粹通过出台法律、解聘教师、撤掉研究所、焚烧书籍、创办纳粹组织等一系列行为,进行大清洗,严重阻碍了德国大学的发展。

一、纳粹时期的德国大学沦为政治附庸

自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以来,德国大学逐渐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这种领先地位一直持续到纳粹上台前。为什么德国大学能享誉世界,美国也效仿德国?这得益于德国大学非凡的管理理念。

(一)前纳粹时期的大学管理理念

在中世纪的文化背景下,一批学者渴望获得知识,他们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一方面从事个体化教学活动,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机制来稳定这种研究和生活方式,于是行会的组织模式为这些学者提供了模板,他们开始建立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那个混乱的时期,充斥着教皇与国王的斗争,正是这样的斗争,为其他社会成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相对轻松的环境。随着城市自治权的不断获得和扩大,政府和教会也渐渐承认这种行会的合法性,允许办学。学者行会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了和教权与王权斗争,形成了全体教师共同治校的原则,学校成立四个教授会,选举出校长,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管理大学。这些只是“教授治校”的雏形,而真正得到完善的却是现代德国大学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