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的目的 调研目的:对高一物理学困生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改变现在的学习状态,提高综合成绩,树立学习和生活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的目的
调研目的:对高一物理学困生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改变现在的学习状态,提高综合成绩,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同时给物理教师提供了转化物理学困生的一些理论基础,从而达到促进物理学困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调研的时间
调研时间: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5月1日。
(三)调研的地点、方式
调研地点: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实验高级中学;
主要采用的调研方法有:
问卷调查法[2],以单项选择题的方式,由漯河市召陵区实验高中高一学生来进行填写,然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类整理和数据分析;
课堂观察法[2],在本校十二个高一教学班中,本人所教的四个班中抽取一个班级,再由另外八个班级抽取两个班级进行课堂观察,着重观察三个班级中物理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习惯及其表现等。
访谈交流法,与本校的物理教师进行交流,听取其建议;与高一物理学困生进行交流总结他们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物理学困生的家长进行访谈,具体了解高一物理学困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等。
(四)调研内容、过程:
调研内容如下:
1.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从而了解物理学困生的研究现状以及解决物理学困生的一些方法策略;
2.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交流访谈等方式,具体而深入的了解影响高一物理学困生学习的各方面的因素有哪些;
3.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找到高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结合具体的问题根源,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转化策略;
4.提出转化策略,做出总结。
调研过程如下: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从而找出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对于该问题首先制定一份调查问卷,随后在召陵区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十二个普通高中教学班中抽调了每班的物理名次在后20或30名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进行了回收,并且及时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处理。随后又与一些学校教师进行了交流,尽可能全面的收集该校高一学生的一些学习情况。
二、物理学困生调研的理论依据
(一)国外学困生的研究现状
借助困难儿童协会召开,美国学者科克在1963年首次提出了对于学习困难的界定[3],这也是确定学习困难的标志,引来了学术界的“地震”,也同时拓展了学习困难的研究范围,不仅仅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也加入了学困生的研究中来[4]。此后美国有多家机构对学习困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后,学习困难的研究在各个国家也开始展开进行,主要研究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5]。到了90年代,学术界统一了转化学困生的方案:需要从认知角度和非认知角度综合实施[5]。
前苏联的观点是:教育的原因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教学过程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强调集体教育,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巴班斯基通过对学困生学习和活动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学困生特点是:基本知识缺陷、思维缺陷和技能发展滞后。其中,霍林姆斯基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建议是:给他们大量阅读书籍,让学生储备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接受新事物[6]。
(二)国内学困生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学习困难研究首先是源于建国后的理论引进,其中俄国的理论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最为重大。该研究的先辈们试着借鉴国外经验,指导国内教育学困生转化的开展。19世纪末,学者钟启泉系统整合了各国的相关经验,联系国内学习困难现状,撰写了《差生心理与教育》。这也引起国内学者对学习困难的关注[7]。至此,我国国内学者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国学困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我国国内学困生的研究日益成熟,再多个领域中,都存在学困生的相关研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