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一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高一物理学困生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全无法接受物理知识传授的学生是不存在的,物理之所以会让学生感到难度很大
(三)高一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高一物理学困生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全无法接受物理知识传授的学生是不存在的,物理之所以会让学生感到难度很大,学不会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物理知识点难以理解、概念非常的抽象、公式多且杂乱无章、一些物理情境难以创设、而且与初中的知识联系又不够紧密,并且有些物理问题常常需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8]。一般来说,高一的学生是不存在智力,心理障碍等问题的,而且在理论上是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因此应该能够完成高一物理所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
其次,对与高一物理学困生的界定是一个相对的标准,一个学校会有众多的教学班级,而每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又不可能完全一致,相对来说总会有一部分的物理学困生,然而不管是学校也好,班级也好,它们总有优与劣的差别,学生所处的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中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所以高一物理学困生应该是一个相对标准,不能主观评测。
然而现阶段高一物理学困生的确定标准,一般分为三类。第一是学科要求,学生是否达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是是成绩要求,也就是学生物理成绩的优劣为标准。第三类是发展性评价要求,是学生物理学习效果是否达到该生的潜力本应达到的效果[9]。
国内外有关高一物理学困生的概念没有正规统一的说法,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本文中的高一物理学困生,它们学习能力正常,思维健全,心理上也不存在缺陷,但是他们可能因为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兴趣等原因不能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生活,造成物理的学习比同班同学要困难的多,导致物理学习效率低,考试成绩不及格,经常被人们称为“物理差生”[10]。
(四)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高中物理知识相比于初中知识的加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然而对于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以适应物理课程的转变。而且高中的物理当中的一些理论和感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很多定律都是在理想条件下成立的,现实生活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而一些实验对于环境的要求又比较高,导致很多实验学生无法接触,只能被动的由老师灌输。这也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高一学生来对一些概念非常难以理解,对一些实验结论也很难接受。例如质点概念的理解,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而学生对于把一个问题看成一个“点”来处理问题是感动非常难以理解,还比如说影响惯性大小有哪些因素,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越难以停止,因此就认为惯性越大。而老师的讲解却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仅与物体质量有关,学生会非常的困惑,因为学生感觉这与生活经验相违背,一时间很难接受。另外对于物理题的解答,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够创设物理情境[11],感知题意,而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解题还处于读题套用公式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很多物理公式和计算数据都非常繁琐,造成学生解题困难。综合以上分析,可见物理属于较难学的一门学科,他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综合能力,从听懂到理解,再有理解到综合应用。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问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性别,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表1是调查问卷的题目分布情况。
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