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时代体育节目的传播策略央视报道奥运会为例(2)

一、多屏传播的特点 (一)社交互动性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的推广和普及使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娱乐方式也逐渐智能化,进


一、多屏传播的特点

(一)社交互动性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的推广和普及使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娱乐方式也逐渐智能化,进入了多屏信息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在提供新闻或其他的一些信息时只能采取单一的、直线的报道方式,同时由于信息的储存量有限,所以在选择信息进行报道时选择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信息,因而导致缺乏个性化,不能全面满足每个受众的需求。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虽然是声画结合,但也只是先行传播,没有观众参与互动的过程,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呈现出“点对点”的互动模式,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体下的受众变得压抑、叛逆,从而对媒体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

但是,进入多屏时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很大的变化,开始向娱乐性方向发展。而手机、电脑和智能电视也开始加强互动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例如,在2013年优酷曾在上海举办多屏战略发布会,对多屏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在签到的现场很多观众用优酷拍客的“姿势拍摄”感受到了远程控制视频拍摄的科技感,在活动的抽奖环节过程中,优酷土豆集团首席营销官董亚平使用手势通过现场手捕捉视频编号和拍客客户“纸飞机”的功能,实现了与观众的良好互动。又比如里约世界杯中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通过央视体育频道和CNTV收看决赛直播的人数分别超过了8790万和930万,多屏收视率为3.48%。与此同时,微博上24小时讨论量也达到3915万条,2416万人参与讨论。 电视观众和微博网友的性别、年龄互补性较强,使台网联动能实现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在这次世界杯中,央视电视台全面实现了电视屏幕、电脑屏幕以及手机屏幕的多屏互动,实现了各种媒体形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发挥优势的特征。

(二)内容碎片化

“碎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中,主要是指一个完整的事物被分解成零散的多个部分。在传播学中对“碎片化”一词的界定是着眼于对媒介环境的分析,认为因为社会阶层的多元和分裂,消费者被细分,媒介也由此变得小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如微博、微信的简短且有内涵的内容已经成为典型代表。在多屏时代里,信息流通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人通过碎片化信息,去获得信息。这意味着多屏时代下的媒体传播形态呈碎片化态势,同时也意味着受众的时间已经被手机、被智能设备完全碎片化,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受众恰好可以利用手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各种信息,现在似乎受众都很难挤出一整块时间来完成一件事情。移动碎片化,首先,是空间的碎片化,我们从传统固定的室内场地扩展到户外的各个角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等获取信息。而且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通过书籍、台式电脑或者在校园课堂上学习,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足以扩展我们的知识量。同时,这种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很受人们的欢迎。其次,时间上的碎片化,就是时间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传统的黄金时段与整点时段已成为人们的回忆,如今的各种信息24小时随时更新,时间被隔成多个零散的片段,对于受众而言哪怕是一秒钟受众都可以通过多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全天候立体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上网的时间及空间也开始变化,通过移动网络和个人无线设备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虽然没有传统媒体长远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信誉,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自我更新和自我进化,而且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立体化、全天候、全方位传播已经成为多屏时代所有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希望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看到全方位的‘现场’情况,而不只看记者筛选的一部分场景。”“我希望被采访的明星‘立体’地站在我对面,当我走到他身后时,就可以看到他的背影。”“我希望有针对每个人阅读习惯的‘定制新闻’。” 2015年1月5日,腾讯传媒全媒派在京举办了“万万没想到——技术宅如何改变媒体”沙龙,国内知名新媒体制作团队表示,随着新的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媒体,这些难以实现的新的思想,都将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