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主要化学成分 路路通中药材的功效性成分提取物中主要含有:28-去甲齐墩果酮酸(28-noroleanonic acid)、苏合香素(styracin)、左旋肉桂酸龙脑酯(b
1.1.4 主要化学成分
路路通中药材的功效性成分提取物中主要含有:28-去甲齐墩果酮酸(28-noroleanonic acid)、苏合香素(styracin)、左旋肉桂酸龙脑酯(bornyl cinnamate)、环氧苏合香素(styracin epoxide)、白桦脂酮酸(betulonic acid)即路路通酸。
(1)路路通酸
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末期,有关科研学者学者第一次从Platanus hybrida 植物中提取出了Birchwood acid,中文名为路路通酸;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外学者又先后从路路通中发现了Birchwood acid的存在,后来提取出该化合物后终于将其命名为路路通酸。在张启伟的《路路通药材中桦木酮酸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也提到了路路通的功效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先用醋酸来对原料浸提,再用石油醚加热到60-90℃以及丙酮(17∶3)展开,显色环节使用磷钼酸;然后使用液相色谱先测定其有效物质的含量。 最后,所提取的路路通酸样品使用100%的乙醇进行超声浸提【6】,结果:在上述测得的液相色谱条件下,路路通酸可以成功且完善的分离出来, 在液相进样量为0.65~3.25μg的时候,得到有关线性关系。
(2)路路通挥发油的成分浅析
在刘玉民等人所发表的文章中《路路通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是主要采用较为成熟且稳定的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的野生枫香枫叶精油,刘玉民等人通过气-质色谱图的方式在尽量少损失提取物的情况下先获得了路路通精油后分析色谱得到了其中的主要化学物质。鉴定出了38 个化合物;43个色谱峰,检出率为97.28%;脂肪族成分为6个,占12.02%,其中芳香族成分为4个,占 2.05%,萜类成分为28个,占83.21%,;主要成分有β- 蒎烯(21.96%)、α- 蒎烯(21.32%)、柠檬烯(8.43%)、(E)-2- 己烯醛(8.04%)、β- 石竹烯(5.67%)等【7】。对于抗菌抑菌的功效上来说,20%浓度时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是比较差的;而在4%浓度的路路通精油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功效提取物的体积分数不相同对同一菌种的抑菌活性经多重比较可知:浓度高低对3种菌种的抑菌活性都有着明显且大的差异性,这就表明路路通精油实际上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受浓度影响是比较小的,受浓度的影响较大的是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但总的一个趋势是挥发油体积分数越大抑菌效果越好【8】。
1.2 路路通药材的提取方法
1.2.1 主流提取方法的浅析
中药制药工程的最关键环节就是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剥离以及提取,剥离以及提取的成败都决定着最后成品的效果,所以目前来说升级改进提取方法至关重要。由于路路通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特殊性以及实验的复杂性,故我们在查阅文献后决定先用乙醇溶剂来作为萃取剂萃取原料,然后进行超声波提取其有效成分。
在柴俊雯所著的《超声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中的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超声技术的萃取详解,在这里我们可以详细的看到对于剥离提取时运用超声提取的利弊;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来增大物质分子的运动频率是超声提取的关键,超声时细胞之间的传输能力被加强,从而保证中药药材以及植物中的功效成分的高效率浸出,对于目前有效成分的提取法有很多,包括目前实验中常用的挥发油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索氏提取法等【9】。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由于其设施单一、成本低、操作简便、有机溶剂残留少的这些特点,故其成为了挥发油提取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但是其提取过程费时长、提取所需温度高,设备过于简陋,提取过程中药材的粉碎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等因素难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会影响到功效成分的提取浓度【10】。因此,寻找一种快捷高效又不影响中药药材挥发油生物活性的新技术,已经成为中药提取领域的一大热点。功效性成分的提取是药物生产工艺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提取效率以及工艺的复杂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其所发挥的经济效益。中药药材挥发油是中药发挥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但由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传统的提取工艺一直是中药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超声波提取时可提供频率大于 20 kHz 的声波,具有能流密度大、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可有效将中药药材中的挥发性油在短时间内高效的提取出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