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并吡啶类ATX抑制剂的3D-QSAR模型研究(2)

1.1.2 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大多是由于乳房导管上皮的恶性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肿胀,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1.1.2 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大多是由于乳房导管上皮的恶性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肿胀,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最新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40万女性患乳腺癌,每年约有460,000女性死于乳腺癌。同样,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提升,是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杀手”,严重影响了中国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可以看出,近年来,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然而,癌症治疗中普遍会发生的复发,转移和耐药性同样成为该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治疗靶点势在必行。然而,近年来不少科学家们证实了ATX-LPA在乳腺癌发生,转移和耐药中的主导功能,人们发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需要阻断ATX-LPA的信号转导。但与此同时,研究出的药物却在临床和使用上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重重困难。所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ATX-LPA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迄今为止关于ATX-LPA的所有研究都为乳腺癌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1.1.3 ATX-LPA促进乳腺癌发生的机制

发生机制如下:

(1) ATX-LPA与信号通路  

ATX-LPA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在乳腺癌细胞系中,LPA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2) ATX-LPA与炎症

研究证实,炎性细胞具有促肿瘤活性,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B细胞,炎性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基质重塑酶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

(3) ATX-LPA与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通过LPA受体调节细胞功能,在子宫内膜癌中其可增强LPA的功能,可激活乳腺癌细胞LPA相关受体,从而参与相关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1.2 ATX抑制剂研究现状

(1) 脂肪醇磷脂酸结构的ATX抑制剂

基于化学平衡可知,在LPC水解途径中,产物LPA的首要抑制剂是ATX,许多人基于LPA和鞘氨醇磷酸酯(S1P)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基于磷脂酸结构的ATX抑制剂,包括基于肠素、环磷脂酸、α-卤代亚甲基膦酸、烷基芳香亚甲基膦酸以及酪氨酸骨架结构的抑制剂。

(2) 小分子ATX抑制剂

Albers等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噻唑烷二酮选择性ATX抑制剂。因为抗癌药硼替佐(万珂)和蛋白酶抑制剂能够与酶活性位点上苏氨酸残基的氧进行亲核作用,而后经大量修饰及活性检测后,得到了HA130。目前该抑制剂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还有罗氏在研究ATX抑制剂中也有很大进展,如化合物AM095。罗氏正从该化合物下手,利用等电子排原理,获取更多的ATX抑制剂。在许多文献报道中,基于良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和高效力这两点,最高效的ATX抑制剂是PF-8380,其适合作为ATX抑制剂体内评价的工具化合物。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D)是以计算机的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图形处理和数据库技术与功能为载体,运用化学和生物信息学提供的信息资源,直接模建或间接虚拟靶点图像,根据分子匹配理论和计算化学方法,模拟和计算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并对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进行辅助解释和预测,设计出有效的先导物,再对先导物进行优化与改造。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既可用于先导物的衍生,也可以用于先导物的优化,是实现基于结构和基于性质的药物设计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