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阐明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中“文革”叙事的特点,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文本,在细碎中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厘清作者的创作思路。
一、论文题目
论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中的“”叙事
二、课题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阐明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中“”叙事的特点,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文本,在细碎中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厘清作者的创作思路,探究作者的创作手法,以期丰富“”叙事的创作及评析空间。研究者应立足文本,细细揣摩小说内涵,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正确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渗透的历史观念,理性分析作品中独特的意象营构,可以试着从创作意图、创作手段及艺术效果等方面对这部作品的内核进行阐释。尽管目前学界对《古炉》的研究已经做出了多种有意义的尝试,但是本课题仍旧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和较强的研究价值。研究者应尽量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发现和体验,有所创见,有所收获。
鉴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者要紧紧围绕“”叙事来展开对文本的分析,或可以并列的方式组织课题的内容。首先,《古炉》作为一部“”小说,肯定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贾平凹通过构筑古炉村的“”悲剧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一种历史观毫无疑问成了此次研究的第一要点。研究者不妨深入挖掘贾平凹的思想性,如:他到底对“”有着什么样的反思,这种反思和其他同题材的作品中的反思有何不同,以及在这反思的基础之上贾平凹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重建“”历史的,等等。其次,贾平凹为了将《古炉》这部“”叙事小说打磨得更为精巧深厚,在小说中营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意象,并给予它们特定的隐喻或象征意义。研究者应仔细研读小说,整理归纳书中所出现的可能具有隐喻和象征意味的诸多意象,以文学理论为依据,阐明各个意象的隐喻象征意义,并能对这些意象做出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再次,贾平凹在《古炉》中还依托疾病叙事的手段,巧妙地使荒诞与反讽形成了一种自然合谋。研究时应着重分析贾平凹是如何运用疾病叙事来使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达到荒诞与反讽的艺术效果的。
本课题的写作属于作家作品类的研究,故研究活动始终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研究者要对其有个性化的解读。在论述作品中“”叙事的特点时,应选取几个最引人注目最有特质的要点逐个论述,避免内容上的交错与重复。动笔前要充分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勤做笔记,提炼写作框架,以免到时思路混乱、内容肤浅或剑走偏锋。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保持查询及反思的习惯,不断完善、充实文章。论文写作要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计划进行,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予以修改。另外,论文的格式要规范,应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来撰写。
三、进度安排计划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6年6月 经与导师商讨,确定论文题目
2 2016年11月 在《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下收集资料
3 2016年12月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提纲
4 2017年1月 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5 2017年2月 完成论文初稿
6 2017年3月初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第一次修改论文
7 2017年3月底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第二次修改论文
8 2017年4月 完成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四、推荐参考文献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2]杨勇.论新世纪贾平凹长篇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艺术[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陈振华.小说反讽叙事——基于中国新时期的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4]周国栋.疾病的隐喻与原生态伦理生活的展现——论贾平凹散文中的人文关怀[J].小说评论,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