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盐官镇,为何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迅速衰落并且再难恢复昔日盛况?交通条件的改变是否是导致盐官镇衰落的根本原因?
一、论文题目
近代盐官镇的盛衰探析
二、课题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盐官镇,为何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迅速衰落并且再难恢复昔日盛况?
2、交通条件的改变是否是导致盐官镇衰落的根本原因?
3、硖石镇在清末盐官镇衰落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论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历史上的盐官镇,即西汉初年至清末以前的盐官镇,主要从政治地位(县治)及经济条件(盐业和转运业)两方面展开叙述;第二部分是清末盐官镇面临的困境,与第一部分相对应,从盐业、转运业及抗日战争三方面展开;第三部分是对比同一时期的硖石镇,分别从硖石米市、沪杭公路及沪杭铁路的建成和县治迁移三方面展开。
论述该问题的具体要求:
1、从绝对性衰落和相对性衰落两方面进行论述。
清末以来,盐官的发展逐渐陷入困境。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传统盐业的经营因清末咸丰兵灾及南京国民政府“废煎改晒”政策的出台而每况愈下;延续了近两百年的转运贸易因1937年钱塘江大桥的建成而一蹶不振;抗日战争对当时作为海宁县治的盐官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破坏。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近代盐官的绝对性衰落。然而近代新式交通的出现给同为海宁境内重要市镇的硖石镇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硖石镇实力大增,迅速崛起,造成了盐官镇的相对性衰落。
2、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相结合。
清末盐官镇的衰落与历史上盐官镇的繁盛形成纵向对比,又与清末硖石镇的兴起形成纵向对比。论文通过纵横两方面的对比对清末盐官镇的衰落问题进行论述。
3、用文献综合法和口述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述。
论文所涉及的参考文献主要包含三大类:史料类(各类志书及年鉴、报刊共计38种);论著类(20部);论文类(8篇)。此外,论文运用访谈法(谈话法)。访谈对象为陈利芬,海宁市盐官镇城北村人,小学文化,农民。
三、进度安排计划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6年11月1日—12月31日 定题。查阅文献,确定方向。
2 2017年1月1日—2月28日 成稿。有针对性地查阅文献,整理文献并完成初稿。
3 2017年1月1日—2月28日 修改。至少进行三次修改。第一次修改调整论文结构;第二次修改查阅文献,充实论文内容;第三次修改补充目录、中英文摘要,确定标题。
4 2017年4月20日 定稿。规范论文格式。
5 2017年5-6月 答辩
四、推荐参考文献(一般应包括中文和外文两种,通常推荐5篇左右,其中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
马松:《民国时期沪杭公路研究(1925-1937)》,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浙江学刊》,2004年9月25日第5期。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刘峰:《论硖石米市的形成及其对市镇发展的影响——兼析米市凋敝的原因》,《嘉兴学院学报》,2013年3月第2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