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CPPU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穗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3)

1.2.2果实纵横径的测定 疏果后到果实成熟期间,在每个处理中随机选择8串葡萄,在每串葡萄中部随机挑选一粒大小适中的果粒,用数显式游标卡尺分别测


1.2.2果实纵横径的测定

疏果后到果实成熟期间,在每个处理中随机选择8串葡萄,在每串葡萄中部随机挑选一粒大小适中的果粒,用数显式游标卡尺分别测定其纵径、横径,并做好标记,每10天测定一次。计算平均值,并以果实纵径和横径的比值表示果形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1.2.3果实单粒质量的测定

花后两个月在每个处理中随机选择8串葡萄,在每串葡萄中部随机挑选一粒大小适中的果粒,采摘后迅速冷藏,带回实验室,用干净纸巾擦干果实表面水分,然后用电子天平称重,测定单果质量并计算其平均值。每10天测定一次。

1.2.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将果实清洗干净,晾干之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剥去葡萄皮并去除种子后,用打浆机打成匀浆,然装在离心管中并做好标记,然后清洗打浆机并擦干,继续下一个处理打浆。打浆结束后8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PAL-1数显手持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10天测定一次。

1.2.5 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快速称取0.4 g NaOH粉末于烧杯中溶解,转移至1L容量瓶,润洗烧杯3次,润洗液也转移至容量瓶,然后定容,配制成0.01mol/L的NaOH溶液。取碱式滴定管,用去离子水洗涤后用0.01mol/L的NaOH溶液润洗3次,加入溶液至0刻度线或稍往下,记录初始读数。取1mL(以1g计)果实样品汁液上清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9mL去离子水,滴加2滴1%酚酞,进行滴定,滴定至出现粉色并且30s内不褪色,记下NaOH用量,每个处理滴定3次,并换算成酒石酸含量。折算系数—酒石酸0.075。每10天测定一次。

1.2.6 果实颜色的测定

果皮颜色的测定本试验采用的为利用便携式色差仪测定。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第一步,清洗果实表面,然后晾干果实后,测定果实的赤道部位L、a、b、C、h值,此步骤重复3次。其中L值代表果皮亮度,L值越大,亮度越高;a值代表果皮红绿色差,正值越大,颜色越红,负值越小,颜色越绿;b值代表果皮黄蓝色差,正值越大,黄色越深,负值越小,蓝色越深;h值代表果皮的色调,即表示的是果实的综合颜色指标,h值从0-180依次为紫红、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色(h =0,紫红色;h =90,黄色;h=180,蓝绿色)[14]。C代表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