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主要是由次级代谢产物释放相互作用的化合物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抑制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但每个植物组织和
入侵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主要是由次级代谢产物释放相互作用的化合物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抑制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但每个植物组织和器官产生的异种化合物活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植物根部的化感活性比较显著,别的结构所产生的化感效应远不及根部产生的化感效应[9]。
国内外研究都证明内生菌对防治植物病害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植物内生菌防治病害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大问题是防治效果不稳定。植物内生菌本身是一个生物活体,环境和植物体微生态环境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内生菌防病作用的发挥。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植物内生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像植物的培养条件,栽培措施,微生态环境,内生菌的形态稳定性,自然环境等因素都影响内生菌发挥作用,因此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生物防治,必须考虑它的形态学、生态学和病理学和等方面的影响。
有研究数据显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化感效应比由植物产生的化感作用显著性更高[10],然而,近来对微生物产生化感作用的报道却很少[11]。